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绑架罪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社会危害性
绑架罪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社会危害性

绑架罪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社会危害性

2020-09-14 147
普法内容
犯罪分子所构成的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体现在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绑架罪有哪些行为表现
    绑架罪有哪些行为表现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现实中常见的犯罪形式多为犯罪分子绑架他人实施控制后,向其近亲属索要财物的行为。 2、基于财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如犯罪分子抢劫作案后,劫持

    2020-06-08 143
  • 犯罪预备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
    犯罪预备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

    犯罪预备行为有社会危害性。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0-06-08 197
  • 爆炸罪的行为危害性是什么
    爆炸罪的行为危害性是什么

    爆炸罪的行为危害性体现在行为人实施的是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物品,包括炸弹、手榴弹、地雷、炸药(包括黄色炸药、黑色炸药和化学炸药)、雷管、导火索、雷汞、雷银等起爆器材和自种自制的爆炸装置(如炸药包、炸药瓶、炸药罐

    2024-05-26 38
专业问答更多>>
  • 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如何认定?

    应这样认定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对人民的人身安全造成的重大伤害。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2023-09-11 15,340
  • 绑架罪是什么行为表现

    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表现为以暴力、胁迫、麻醉或其他打法劫持他人的行

    2022-05-25 15,340
  •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国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

    2022-10-28 15,340
  • 那么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吗?

    有危害性,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

    2022-05-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绑架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01:06
    绑架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绑架罪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犯罪嫌疑人绑架他人,既可能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生命权利、健康权利,也可能侵犯公私财产权; 第二,在客观方面,本

    2,173 15,340
  • 绑架后杀人灭口的定什么罪 01:08
    绑架后杀人灭口的定什么罪

    绑架罪指的是行为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的犯罪行为。对于触犯绑架罪的行为人,可以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对行为人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

    1,999 15,340
  • 为逃跑打死绑架者会被判刑吗 01:23
    为逃跑打死绑架者会被判刑吗

    为了逃跑打死绑架者,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行为人是正当防卫,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认定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为了避免自身的人身权利继续受到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采取防卫行为,即使让不法侵害人人身遭受损害,属于正

    44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