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相对人。 《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五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
“作出”和“做出”,比如“作出贡献”、“作出选择”、“作出让步”、“作出决定”,这里“贡献”“选择”“决定”都不是具体直接的一个东西;而“做出一幅鬼脸”“做出一个高难动作”“做出一道难题”中动作涉及的对象都是具体事物。 “作出”多为不可见的
通过对话的承诺立即生效。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按照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作出承诺时生效。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数据电文进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数据电文进入收件
一、承诺什么时候送达才有效 承诺并不是任何时候送达都会产生预期的效力。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如果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般是到达承诺效力发生之时,就是属于合同成立之时;只要合同生效双方就需要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因不履行合同的条款而产生违约的,那么违约方就需要按规定承担违约所给自己带来的后果。
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承诺同时到达相对人。
1、要约人规定的承诺方式、依交易习惯确定、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示、以行为方式表示。 2、要约人发出承诺后受要约人应当作出承诺,承诺生效之时合同依法成立。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其是否符合法律生效要件来确定,具体的条件如下: 1、出具承诺书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出具承诺书是否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 3、承诺书的内容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承诺
承诺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合同的内容,即合同当事人对何种事项作出承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该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其是否满足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三个要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超过诉讼时效后对方承诺还款,可以实现债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