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案件中夸大事实
民事案件中夸大事实

民事案件中夸大事实

2020-06-05 596
普法内容
正常情况下,对于虚构的事实,法院不予采信,并对当事人予以训戒、警告;如果严重干扰案件审理的,可以予以罚款、司法拘留;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报案时夸大事实是犯法吗
    报案时夸大事实是犯法吗

    根据国内现有法规,在举报案件过程中若涉夸大实情的情况,是否构成犯罪,主要依据其篡改程度与实际场景进行判断。以下列举几种颇具代表性的案例:首先,当事人如果仅为描述夸张事实,却并无任何虚构成分,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涉及到诬告陷害罪或者伪证罪

    2024-04-19 49
  • 故意夸大事实举报违法吗
    故意夸大事实举报违法吗

    故意夸大事实举报违法。 举报人举报不实的处理如下: 1、对检举控告失实的,必须严格区分是诬告还是错告; 2、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举报不实需要承担责任如下: 1、举报不实需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 2、如

    2023-06-02 38
  • 夸大事实报警可以怎么处理
    夸大事实报警可以怎么处理

    夸大事实报警的,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是违法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故意报假警、报假案,扰乱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可追究相

    2021-12-10 45
专业问答更多>>
  • 刑事案件可以夸级上诉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的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

    2022-07-21 15,340
  • 民事案件实行几审

    中国内地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 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 其内

    2023-01-22 15,340
  • 民事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事实,法院如何认定案件事实,有什么依据

    法院审查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章证据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以上证据必须

    2022-02-10 15,340
  • 基本事实不清的民事案件

    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

    2022-02-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 01:04
    民商事案件有哪些案件

    民商事案件包括:部分婚姻家事案件、继承案件、部分专利侵权案件、部分海事海商案件、破产案件、确定选民资格案件、与仲裁有关案件、认可和执行其他法域裁决的案件等。民商事案件一般是指,以民商事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的案件或纠纷,从大民法的广义角

    5,918 15,340
  • 交通事故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01:01
    交通事故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交通事故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交通事故一般会让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进行责任的划分,事故各方需要按照比例承担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当事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那么就属于刑事案件如果是要求损害赔偿的,属

    3,644 15,340
  •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00:53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主要区别有: 1、两者性质不同。刑事案件,指的是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该要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它属于阶级矛盾性质;而民事案件,则主要指的是关于民事义务、权利性质的纠纷,它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 2、两者适用的实体法有所

    2,716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