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当事人不承认犯罪怎么办,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当事人不承认犯罪怎么办,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当事人不承认犯罪怎么办,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2024-05-20 16
普法内容
问题解答: 当事人不承认犯罪,不影响判决,搜集足够证据的可以定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不承认的,但有明确的客观证据或者其他证据证实,能排除合理怀疑的,同样可以定罪。但犯罪嫌疑人承认,却没有其他证据可以印证的,也不能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n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n(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n(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n(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规定教唆犯罪应该怎样认定?,法律上如何认定
    法律规定教唆犯罪应该怎样认定?,法律上如何认定

    法律规定教唆犯罪应该怎样认定? 教唆罪之成立,应具备下列四要件: 1、须有教唆之故意 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实行,为教唆者所能预见,倘不能预见者,则非故意,对于其犯罪行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过失之行为,致惹起他人犯

    2024-05-13 39
  • 70岁老人犯法怎么规定,法律上如何认定
    70岁老人犯法怎么规定,法律上如何认定

    问题解答: 70岁老人犯法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5-05 32
  •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该如何定罪,法律上如何认定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该如何定罪,法律上如何认定

    问题解答: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一般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前提是行为人没有致人死亡的故意。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行为上又致人死亡的,则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18 27
专业问答更多>>
  • 女方不承认彩礼是不是犯法,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女方不承认彩礼不是犯法的行为,但是非法占有的除外。彩礼是指婚姻关系中的男方及其亲属依据习俗向女方及其亲属给付的钱物。我国法律规定彩礼的给付应该采取自愿原则,只要不是当事人借婚姻索取财物,没有非法占有的

    2023-09-14 15,340
  • 当事人不承认犯罪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

    2022-11-19 15,340
  • 有借条对方不承认如何办,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有借条,但是对方当事人不承认的,债权人应当收集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及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还款。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关于有借条对方

    2023-12-14 15,340
  • 犯罪嫌疑人赔偿不起怎么办,法律上如何认定

    犯罪嫌疑人赔偿不起的,可以让他人代为赔偿。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造成的损失,其父母有赔偿义务,应由其父母赔偿;被告人的亲属应被告人的请求,或者主动提出并征得被告人同意,可以代替被告人赔偿。

    2023-11-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实际控制人法律上如何认定 01:14
    实际控制人法律上如何认定

    有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的规定,一般常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中。简单概括,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被认定为“可以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同时可以被认定为是公司的实

    8,879 15,340
  • 法律上如何认定假离婚 00:58
    法律上如何认定假离婚

    在法律上,只要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通过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就意味着双方已经离婚成功。法律上不存在假离婚一说。无论是双方处于协议离婚期间或者是诉讼离婚期间,只要双方没有拿到离婚证书或者是离婚判决书、离婚调解书,都代表着离婚的程

    2,112 15,340
  •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01:20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教唆犯,是指行为人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行为。在教唆犯罪中,教唆人一般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教唆犯罪应从以下

    669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赵佳律师 赵佳律师

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知识产权、公司法、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136-8115-4805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