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什么是虚假离婚
什么是虚假离婚

什么是虚假离婚

2021-02-28 166
普法内容
虚假离婚是指夫妻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没有真实的离婚意图,通过双方的串通和对方的欺诈,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的虚假行为。只要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拿到离婚证或者是离婚判决书生效了的有法律效力,双方就解除了夫妻婚姻关系,男女双方不再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第一千零八十条 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虚假离婚会产生什么后果
    虚假离婚会产生什么后果

    假离婚不仅是对法律的不尊重、对婚姻的亵渎,其隐含的法律风险亦不可小觑。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概念,只要婚姻双方当事人依法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所以假离婚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与真离婚完全一致。假离婚是违反法律的欺诈行为,如确有

    2021-02-14 107
  • 虚假离婚有哪些,法律后果是什么
    虚假离婚有哪些,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说法,离婚的方式只有两种:一是协议离婚,到婚姻登记处办理;二是诉讼离婚,到法院按法律程序处理。一旦婚姻关系依法解除,则法律上与真离婚产生一样的法律效果。因此,“假离婚”后的法律效果是,双方的婚姻关系解除;在此期间

    2021-02-10 102
  • 虚假出资怎么办,什么是虚假出资
    虚假出资怎么办,什么是虚假出资

    虚假出资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并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所有权,而与代收股款的银行串通,由银行出具收款证明; 或者与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串通由资产评估机构、验资机构出具财产所有权转移证明、出资证明,骗取公司的登记的行为。

    2022-09-29 222
专业问答更多>>
  • 常见虚假离婚诉讼有什么

    《民法典》规定常见虚假离婚诉讼有逃避债务的,夫妻双方假离婚,以达到拆迁补偿、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目的;夫妻双方假离婚,以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是不可能成功的,只要是用于共同生活的债

    2023-08-25 15,340
  • 离婚协议虚假

    凭借所谓的“假的离婚协议书”办理了离婚登记,或者叫“假离婚”,这个《离婚证》也肯定有法律效力。因为“真离婚”还是“假离婚”是任由配偶双方自己说说的,其陈述的真实性难以证实;再者,所谓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

    2022-08-10 15,340
  • 保证人虚假离婚财产的解释是什么

    1、撤销权的概念及其特点 撤销权是指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这种行为。

    2022-08-06 15,340
  • 虚假离婚证会受到什么处罚

    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不会被处罚。我国法律上并没有假离婚的说法。离婚的方式只有两种: 一是协议离婚,到婚姻登记处办理; 二是诉讼离婚,到法院按法律程序处理。一旦婚姻关系依法解除,则法律上与真离婚产生一样

    2022-12-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弄虚作假承担什么责任 01:03
    弄虚作假承担什么责任

    弄虚作假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果是在刑事诉讼中弄虚作假,那么可能就会成立伪证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帮助当事人毁灭

    3,235 15,340
  •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区别是什么 01:24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区别是什么

    虚假出资,即公司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或设立人间的合同约定,对公司承担一定数额价值的出资义务,但公司股东为避免自身相应价值财产完全转让给公司,而以实际价值远低于约定价值的非货币财产进行出资,伪造已实际履行完毕出资的客观状态。该行为会使公司虽然

    2,013 15,340
  •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01:31
    什么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根据《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故意编造恐怖信息,比如: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仍然故意向外传播,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需

    1,826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