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的关系,具体如下: 1、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2、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根据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
递延所得税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1、《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明确规定对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进行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二者当期的确认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如下: 1、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在税务上享有的未实现减免税收或者已经发生的税前亏损所形成的资产,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是减少。当企业报告净利润时,递延所得税资产将被扣除,从而减少企业当
一、会计利润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关系是: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二、解释1、会计利润是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本科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税法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
所得税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一)暂时性差异一般情况会计处理若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在借方,则相应地同等金额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贷方。若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在贷方,则相应地同等金
调整所得税和所得税的区别如下:1、两者实质不同:调整所得税,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专有术语,它是为简化计算而设计的虚拟企业所得税额,计算的时候使用息税前利润,不需要减去利息费用。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应税率计算得出来的。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的综合所得减去个税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出来。 个人所得税每月会由单位代扣预缴,然后在次年3至6月份由个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办理汇算清缴,对于所缴纳
个人所得税交多少,分为如下几个档次:第一,如果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那么税率为3%。第二,如果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6000-144000元的,那么税率为10%。第三,如果个人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44000-300000
按照相关的规定,每年的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如果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需要进行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汇算清缴时如果有补税款的则需要补足税款,否则会产生滞纳金已经影响到个人征信,如果有需要退税款则可以在时间内申请退税。 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方式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