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2023企业犯罪的责任认定标准
2023企业犯罪的责任认定标准

2023企业犯罪的责任认定标准

2024-06-04 11
普法内容
僵尸企业界定标准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僵尸企业特征 1.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大多为规模较大、员工较多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政府出于维稳考虑,既不让其破产,也难以使其获得新生,只能通过银行或政府的不断输血维持现状。 2.行业产能过剩。僵尸企业大多是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因盲目扩大生产,造成产能过剩,最终导致产品积压、员工失业 3.产业领域低端。从产业来看僵尸企业基本属于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的制造业领域。这些产业由于技术含量低、转型升级困难,导致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形成资不抵债局面。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企业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企业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1、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2、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3、独立计算盈亏。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生产

    2020-08-27 231
  • 2023证据标准认定犯罪事实
    2023证据标准认定犯罪事实

    (一)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二)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三)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四)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五)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由此可知即使没

    2024-06-08 38
  • 商业犯罪的定罪标准
    商业犯罪的定罪标准

    商业犯罪包括很多罪名,每个罪名的定罪标准都不同,以侵犯商业秘密罪为例,若是行为人有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述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应当定

    2021-05-16 25
专业问答更多>>
  • 企业合同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标准

    《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由此可知,在合同诈骗罪中,如果直接实施犯罪行为,但是对整个犯罪的预谋、实施和完成,所起的作用

    2023-06-21 15,340
  • 企业职务侵占犯罪行为的认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职务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公司、企业或者其

    2024-12-06 15,340
  • 敲诈罪犯刑事责任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各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不同的显著特

    2022-08-27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2023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是指已经结婚的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 二是“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指没有配偶

    2023-07-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01:17
    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如下: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或者禁止的行业。对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一百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三千万元。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八十人,资产总额

    23,117 15,340
  • 小微企业标准 01:25
    小微企业标准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或者微型企业、或者家庭作坊式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根据相关小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的相关规定,小微企业的标准定义为: 1、企业从事国家无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且企业年度的应该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的。 2、企业的从业或者在

    27,004 15,340
  • 脱逃罪认定标准 01:27
    脱逃罪认定标准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在受审、押解途中逃跑的,也属于脱逃行为。脱逃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直接故意。脱逃包括暴力脱逃和非暴力脱逃,也包含单人脱逃和多人脱逃。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76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