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情形有哪些
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情形有哪些

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2 156
普法内容
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情形: 1、在订立时,该合同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 2、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限额; 3、权利受侵害的一方是因为在缺乏经验或者紧迫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行为。一方明显获利,另一方明显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的区别有哪些
    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的区别有哪些

    民法典中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二者的区别有:情势变更是不可归责于合同订立当事人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显失公平是由一方的责任而造成的。一般出现显失公平后,一方当事人可在签订合同后一年内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而情势变更可以立即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2021-03-10 132
  • 我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能撤销吗
    我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能撤销吗

    显失公平合同可以撤销吗合同是否显失公平可以这么判断合同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对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具体体现于: 1、合同当事人一方利用了对方紧迫情势、缺乏实际经验或不知情,使

    2024-05-27 13
  • 合同显失公平的认定,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合同显失公平的认定,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合同显失公平的认定: 依据我国现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一方利用另一方缺乏专业判断或危困状态不能判断的情况,与其订立合同,认定为显示公平。当事人可以依据显失公平,请求认定合同无效,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权。

    2021-04-18 38
专业问答更多>>
  • 第54条中,"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怎样具体理解显失公平?

    显失公平的标准目前国家法律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一般是合同的一方提出属于显失公平要求变更合同,法院根据要求的一方提供的事实依据,经过对方质证,一般的显失公平是根据具体的事项来进行确认。

    2022-10-22 15,340
  • 显失公平的合同的订立应当由谁举证?

    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

    2023-05-10 15,340
  • 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哪一种形式?

    律师解答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一方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的,该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的,该合同有效。

    2023-10-20 15,340
  • 订立合同时因书写错误显失公平该怎么办

    当事人一方在买卖合同的签订时误将货物价格,20元每千克写成了20元每吨。在履行合同时,另一方按20元每吨的价格支付货款,对此可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

    2022-11-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01:16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

    2,069 15,340
  •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01:14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在明知行为人处于危困状

    1,775 15,340
  • 合同订立的方式有哪些 01:34
    合同订立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的订立方式主要有: 1、书面形式。具体有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形式;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可以视为书面形式的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

    460 15,340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