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打骚扰电话、发骚扰短信以及恐吓他人都是违法的,可以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恐吓威胁他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被威胁报警,应当注意搜集对方威胁的证据,报警后,主张侵权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当然可以报警,公民被恐吓报警,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
被他人殴打报警后,警察会依据是否构成犯罪作出不同的处理,如果不构成犯罪的,会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不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
刑法上,没有威胁恐吓罪这一项罪名,如果行为人对他人实施威胁、恐吓等行为,则可能构成刑法规定的“寻衅滋事罪”,当受害人收到威胁恐吓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取证: 1、收据相关的书面证据,例如带有恐吓威胁内容的书信或者文件等; 2、物证方式;
我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哪些行为构成犯罪,犯罪构成的条件是什么,应当受到何种刑罚等,均由刑法进行规定。刑法条文中没有规定的,就不构成犯罪。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威胁罪这一罪名。威胁,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犯罪手段、方法,例如,以威胁的方式拒不纳税,
发短信威胁恐吓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行为人向某人发送威胁恐吓短信,没有造成任何实际不良后果和伤害的,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这种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是公安机关要对行为人处拘留或罚款;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严重影响到人身安全并造成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