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诈骗从犯一般比主犯判的轻,但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得知判多久。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徙刑,并处罚金。诈骗罪量刑参考标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
1、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参与了诈骗的,不构成犯罪,因而不会被判刑。构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法律依据《
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参与了诈骗的,不构成犯罪,因而不会被判刑。构成诈骗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从犯不知情,那就不构成从犯。因为所谓主犯和从犯,属于共同犯罪的范畴,两者必须具备犯罪(诈骗罪)的共同故意。如果不具备该要件,则该从犯只是单纯被利用的人,不会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
如果不知情的话,则不构成诈骗犯罪共犯,也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
不知情参与诈骗获利了一般没有罪,不会对其判刑,因为其没有犯罪的主观意识,一般不会认定其构成诈骗罪,其是否知情需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据相关的证据而定的,诈骗罪是具有主观故意的意识才成立的。是否知情,不仅要看本人如何供述及辩解,还要看其他犯罪
对于诈骗案一般多久会结案,法律条文上没有作出明文规定,诈骗案件从立案侦查开始,警方就已经开始展开调查,直到抓到犯罪分子后,才将犯罪分子交由法院进行审判,最后进行结案。依照以往的案件结案规律,诈骗案一般会在八个月左右结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诈骗罪,应当按照犯罪数额定罪处罚。按照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单处或并处罚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