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军人优抚金的发放在《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规定吗,有什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伤残军人优抚金的发放在《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规定,: 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或者因病致残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 因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导致残疾的,认定为因战致残;因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导致残疾的,认定为因公致残;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因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以外的疾病导致残疾的,认定为因病致残。 第二十九条对分散安置的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发给护理费,护理费的标准为: (一)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二)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三)因病一级至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护理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未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的护理费,经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批准,由所在部队发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优抚对象指的是哪些群体。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为优抚对象。 2.军人被批准烈士的条件有何变化。扩大了评定烈士的范围,并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评定烈士的条件。 3.新《条例》如何规定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新《条例》对原标准进行了大幅度提高,烈士的一次性抚恤金由原来的40个月工资提高到80个月,因公牺牲军人的一次性抚恤金由原来的20个月工资提高到40个月,病故军人的一次性抚恤金由原来的10个月工资提高到20个月。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条例中的优抚对象指那些群体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为优抚对象。
2020.03.12 475 -
伤残军人抚恤金按什么标准发放
伤残抚恤金是国家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发放给在国家因公、因病等伤残的军人的抚恤费用,伤残抚恤金作为给伤残军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补偿,每隔一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都会发布伤残军人抚恤金的标准,按照伤残的等级分类。
2020.02.12 511 -
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规定
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伤残军人抚恤金标准是: 1、从10月1日起,伤残人员(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城镇“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
2020.06.10 250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如下规定1、第二十五条现役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及时评定残疾等级,退出现役后或者医疗终结满3年后,本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有档案记载或者有原始医疗证明的,
2022-01-24 15,340 -
军人优抚金发放标准
一)享受伤残抚恤金的在乡革命伤残军人的优抚金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照基数。根据不同伤残等级,按相应的比例确定。 (二)享受定期抚恤金的革命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享
2022-03-13 15,340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3条有什么规定?
军人的抚恤优待,实行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全社会应当关怀、尊重抚恤优待对象,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
2022-09-14 15,340 -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全文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国家对军人的抚恤优待,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2022-03-17 15,340
-
01:50
军婚军人出轨有什么规定涉及军婚的主要规定是指,我国民法典第1081条。根据第1081条,军婚受到婚姻法律的特殊保护。如果现役军人的配偶想要离婚的话,必须经过现役军人一方的同意。如果军人不同意的话,就不准许双方离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作出了另外的规定。对于军人
2,463 2022.04.12 -
01:08
军人离婚有什么规定首先,如果配偶是军人,这就是婚姻法规定的军婚。与普通人离婚不同,同军人离婚,需要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特殊要求。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3条规定,如果是非军人一方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请求,必须获得军人本人的同意。如果军人本人不同意,就不能擅自解除婚姻关系
2,661 2022.04.17 -
01:03
申请公租房退伍军人优先吗申请公租房,退伍军人不一定优先。只有满足条件,才可以申请公租房。申请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符合以下的三个条件: 1、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2、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3、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有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7,186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