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劳动合同上班期间发生工伤的该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计算,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3未签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打卡记录、工服、工作往来信息、证人证言、录音等可以证明你存在劳动关系证据,要求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4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并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5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签劳动合同,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发生工伤,就可以走工伤保险。没合同就提供一些在工厂工作的证据,证明与工厂存在劳动关系,即可申报工伤。
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办法:劳动合同期限应当延长至工伤消失终止,并享受延长期间的工伤待遇;劳动者在本单位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即使合同到期,也不能终止合同。
-
没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通过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订立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来建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存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就无劳动关系存在。合同法上有通过“默示”视为同意而订立的合同,在劳动过程中,对通过默示的
2020.06.19 231 -
工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该怎样办
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对职工的工伤权益做了广泛的保障规定,如果工伤职工还处于工伤治疗期间,而劳动合同到期的话,这时候如果允许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无疑会给劳动者的工伤恢复和生活保障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我国劳动法律法规,针对工伤伤情的不同情况,以
2020.02.21 114 -
没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该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的,依旧可以申请工伤,可以提交其他存在劳动关系的资料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之后再认定工伤。或者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不是只有劳动合同才可以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2020.10.16 180
-
无签劳动合同上班期间发生工伤了怎么办
工伤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劳动能力鉴定,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计算,最后提起劳动仲裁索赔2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
2022-04-07 15,340 -
上班期间发生工伤,公司不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1、一般情况下由公司代为申请工伤补助,根据鉴定结果(劳动能力障碍等级)得到相应的补助金。如果公司不代为申请,自己也可以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部门申请。 2、如果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就业补助金。如果
2022-03-31 15,340 -
上班期间发生工伤怎么办?
属于工伤即可。跟公司协商 一、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受伤害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1)
2022-03-25 15,340 -
员工上班期间发生工伤怎么办?
如果未购买工伤险或意外伤害险,用工方需参照工伤承担赔付责任,有保险的社保承担,无保险的由用工方完全承担,建议与老板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就近委托律师通过诉讼处理; 可以先在网上先搜索一下《工伤保险条例》
2022-03-26 15,340
-
01:43
上班公司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公司未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队投诉,并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处理办法: 1、提出要求,要求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若单位不签订的,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而且公司
3,147 2022.04.17 -
01:27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办劳动合同到期以后,劳动者处于孕期的,单位应当续延,不是续签,原合同至劳动者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双方再决定是否续签合同,如果劳动合同到期以后,单位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单位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
761 2022.04.25 -
00:52
疫情期间不上班不发工资合法吗疫情期间不上班不发工资不合法。疫情停工非员工员工,不能挺停发员工的工资。疫情不上班应该有工资。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
15,52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