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拖欠工资的四种途径和救济方式

拖欠工资的四种途径和救济方式

2023-11-20 02:4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1-20回复

被拖欠、克扣工资的四种救济方法。依据我国的有关规定,若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如下方式维权: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实际上是向当地即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审查受理后,对双方进行行政调解。这个方法的好处是,从时间效率上来看,在一线发达城市,投诉后劳动监察部门会及时处理纠纷。 3.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 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首先要弄清楚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哪里,然后进入劳动仲裁委员会后,填写三个表: (1)申请书; (2)证据材料清单; (3)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书。 因此,申请之前一定要收集好证据,知道单位的正确地址。 4.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被拖欠、克扣工资的,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提是先申请劳动仲裁,但是不能提起诉讼却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另外,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也可以持着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工伤的救济途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或者对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就工伤发生其他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1)监察救济。相对人就行政侵权行为向政府系统的行政监察部门申诉,请求救济。这种救济途径,相对人只能就行政违法、侵权的行政工作人员请求为之一定处理,如行政纪律处分,监察机关同样不能直接撤销、变更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也不能裁决予以赔偿,此种救济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救济。 (2)立法救济。相对人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侵权行为,向人民代表大会申诉,请求救济。但是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只限于重大决策和立法活动,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较少。对于行政机关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误或立法与宪法、法律抵触,可以撤销或改变,或责令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对于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造成的损害,相对人一般只能采用其他救济途径,请求救济。 (3)复议救济。复议救济相对于法院救济而言,可称作行政上的救济,法院救济可称为诉讼救济或司法救济。复议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请求救济。复议救济是功能较完备的救济途径,复议机关在查明事实、判明责任的基础上,可以撤销一个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使其违法行为效力消灭,恢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变更一个不当的行政行为,使相对人获得合理的权益或消除相对人所承担的不合理的义务,使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影响恢复正常可以责令行政机关就损害后进行经济赔偿,使相对人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获得补救。 (4)诉讼救济。诉讼救济是指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违法行驶为予以撤销,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法院可以运用诸多的救济手段,使相对人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恢复和补救。如判决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判决变更不当的行政行为,判令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判令行政机关予以赔偿等。

律师普法更多>>
  • 医疗纠纷的对策方式和救济途径是什么
    医疗纠纷的对策方式和救济途径是什么

    医疗纠纷的救济途径方法如下: 1、和解; 2、调解; 3、仲裁; 4、诉讼。 准备工作如下: 1、复印和封存有关物证; 2、咨询专家; 3、患者或患者家属应注意保留与院方就医疗纠纷发生争议时的谈话内容;等等。

    2020.01.30 144
  • 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三种
    法律救济途径有哪三种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行政申诉和行政复审制度;其他救济渠道。

    2020.01.29 2,370
  • 行政救济途径有哪三种
    行政救济途径有哪三种

    1、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直接向

    2020.07.19 518
专业问答更多>>
  •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救济途径有哪些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救济途径有: 1、第一就是向国家管理劳动关系的人力资源局举报和投诉,在他们的介入下会对企业采取一定的手段要求其支付薪水;拨打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公益服务电话,这个服务电话是我国

    2023-04-25 15,340
  • 法律救济途径和方法

    法律救济途径: 1、诉讼渠道:诉讼救济,也称司法救济,是指相对人就特定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救济,人民法院依法对纠纷做出公正裁决,为相对人提供救济。 2、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是指

    2023-09-13 15,340
  • 工伤的救济途径

    工伤的救济途径: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或者对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就工伤发生其他争议的可

    2023-02-21 15,340
  • 专利申请的途径有哪些, 专利侵权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措施的方式有哪些

    1)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系,从而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独占市场,以此换取最大的利益; 2)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确保自身生产与销售的安全性,防止对手拿专利状告咱们侵权(遭受高额经济

    2022-03-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法律救济途径 01:08
    法律救济途径

    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4,358 2022.04.17
  •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 00:56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

    不服再审判决的救济途径如下: 1、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当

    4,364 2022.04.17
  •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7,325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