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的无用约定包括哪些种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因为夫妻约定的婚内财产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婚内财产协议的无用约定: (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侣在作财产约定时,会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但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做了此类财产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控着。从法律上来看,赠与没有履行。当然,没有完成的赠与便不生效。实践中,此类无效约定屡见不鲜,当然均以无效认定而告终。 (2)不动产归一方但未作产权变更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又办理产权更名手续,同样是一种赠与未完成的行为。在最终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3)谁提离婚谁无财产“谁提离婚,谁便净身出户”往往会成为婚内财产协议中的恩爱信诺,以使任何一方都打消离婚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经营好婚姻。实际上,此类约定往往会认为限制离婚自由权,而被认定为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婚内财产协议三类效力限制的内容: (1)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对夫妻间扶助义务免除、擅自约定共同债务归属一方的内容; (2)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作出约定的内容;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
行政协议离婚与诉讼协议离婚是协议离婚中的两种种类,其是依据人口离婚的效力的机关于以确定分类的。行政协议离婚是双方当事人到民政部门等行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经过行政机关对离婚协议书的认定予以确定解除婚姻关系。诉讼协议离婚是经过法院的审判对离婚协议书人口的协议离婚。
-
婚内财产协议的内容包括哪些?
(一)明确婚前财产的范围和归属; (二)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归属及使用方法 (三)确立夫妻双方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义务; (四)协议的生效、撤销; (五)违约责任。
2021.04.14 136 -
婚前财产的种类包括哪些
夫妻双方的婚前财产包括四类: 1、个人所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资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权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债权等。 3、婚前财产的利息,包括
2021.03.28 119 -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包括哪些内容
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2、约定财产的基本信息。 3、财产的归属情况。 4、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
2021.01.28 151
-
婚内财产约定协议的效力如何, 婚内财产协议的无用约定包括哪些内容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因为夫妻约定的婚内财产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婚内财产协议的无用约定: (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
2022-04-07 15,340 -
婚内财产协议的无效约定都包括哪些
婚内财产协议的无效约定是当事人意思表示虚假;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财产分割协议当事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配偶合法权益或者公共利益;协议当事人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约定财产归子
2023-08-29 15,340 -
婚内财产协议有用吗, 婚内财产协议无用约定的, 有哪些无用约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因为夫妻约定的婚内财产协议,也是合同的一种,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婚内财产协议的无用约定: (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
2022-04-27 15,340 -
婚内财产协议有哪三种无用的约定
婚内财产协议三种无用约定: (1)财产归子女很多伴侣在作财产约定时,会考虑日后子女的抚育问题,会约定某一部分的财产归子女所有。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虽然做了此类财产约定,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控着。也即
2022-05-01 15,340
-
01:25
离婚协议中哪些约定无效离婚协议无效的情形如下: 1、离婚后,在一定期限里不得再次结婚,婚姻自由权一般是宪法和婚姻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公民在不违反婚姻法律法规的相关前提下,享有着婚姻的自由,不受到别人干涉,再婚协议中的再婚条款违反法律规定的; 2、再婚之后,不能
1,069 2022.04.17 -
00:51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安置补偿协议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采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
102 2023.01.04 -
02:28
侵犯财产罪的种类有哪些侵犯财产罪有以下三种类型: 1、毁损型。包括故意损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2、占有型。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 3、挪用型。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等
4,699 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