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一方可以申请提存储款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公司欠钱,债务要如何清偿? 1、权利人一方拒绝接受债务人一方履行,债务人可以向公证机关申请提存,提存后,视为债务人已履行。提存的财产发生毁损、灭失等情况的,该风险由债权人一方承担。提存期间,提存财产产生的孳息归债权人一方。 2、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时,应当优先清偿有担保的债权,各个债权人均无担保时,按照查封、扣押的先后顺序清偿。 3、债务人如果是企业法人,财产不足清偿所有债务时,权利人可以申请其破产。 4、债务人对同一人负有多笔同类债务,除非另有约定,按以下顺序清偿: (1)优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 (2)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 (3)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 (4)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 (5)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是一种特殊的保管合同。仓储合同中,储存期间届满,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应当及时凭仓单提取货物。如果逾期提取的,应当加收仓储费用;即使是提前提取的,也不减收仓储费。
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的账户,有以下五点: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内部单独核算的单位;管理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财政部门;实行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单位附设的食堂、招待所、幼儿园;外地常设机构;私营企业、个体经济户、承包户和个人。
-
贷款申请人可以提前还款吗?
能。根据法律规定,借款人可以申请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0.08.31 183 -
债权人可以申请执行债权吗
债权人可以申请执行债务人的债权。法律规定,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人民法院可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通知该第三人向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该第三人对债务没有异议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不能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
2020.06.01 434 -
债权人一般可以随时取得提存物吗
债权人一般是能够随时领取提存物的。标的物提存后债务消灭,债权人取得提存物的所有权,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提存仅是消灭债务的措施,在双务合同中,只有合同当事人双方均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合同才能终止。为避免先行履行可能发生的风险,保证自己债权的
2021.02.01 123
-
债权人可以提起破产申请吗?
有限制。在《企业破产法》中,债权人的申请不具有集体诉讼的性质;提出破产申请的债权人只能行使其请求权。因此,根据《破产法》的规定,提出破产申请的债权人的请求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支付内容的请求权;
2021-12-20 15,340 -
债权人可以申请提前履行债务吗
根据法律的规定,债务人可以提前主张履行债务。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否则债权人有权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关延伸】 问:要求履行债务宽限期怎么确定? 答:债务
2022-10-14 15,340 -
发现债务人转移财产可以申请提存吗
以下情形可以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06-07 15,340 -
债务人和债权人可以提出破产申请吗
债务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的,债务人或者债权人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破产申请,在司法实践中是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
2022-04-16 15,340
-
00:52
债权人可以申请对方公司破产吗债权人可以申请对方公司破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债权人属于利害关系人,是提起破产申请的适格主体。债权人在债务人到期未能清偿债务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法院在受理破产申请之后,被申请人将会进入破产程序。但是需要
2,554 2022.04.15 -
00:55
存款被转移可以再申请低保吗存款被转移不可以再申请低保。民政部门查出低保户银行存款超出规定标准,而取消低保的,就是把存款挪了也不能再享受低保。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社会保险险种
5,646 2022.05.11 -
01:19
重婚一方可以申请离婚吗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重婚一方可以申请离婚吗 重婚一方也可以申请离婚。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协议离婚,并在离婚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如果无法协商一致,重婚一方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在现实中,重婚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往往并不
1,4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