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有效期是2年还要交诉讼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你可以用两种方式写借条。一种就是,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之前,要求借款人重新打借条,如果借款人不肯就向借款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年的诉讼时效是从还款日开始起算,如果从还款日起两年内,你未向借款人主张债权就丧失胜诉权。虽然从法理上,你只要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就中断诉讼时效,但是,你要证明自己某日确实向借款人主张过债权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情况下由贷款人证明),在实践中基本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你可以用两种方式写借条。一种就是,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之前,要求借款人重新打借条,如果借款人不肯就向借款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一种方式是:根本不写还款日,因为,2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是由还款日开始计算的,如果没有写还款日,就是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开始起算。由于没有还款日的借条中,债权人随时可以向债务人要求还款,因此,债务人要证明债权人主张债权的时间也是非常困难的(这种情况下由借款人证明)。而无明确还款日的保护时效是20年,如果自借款之日20年内你还不主张债权,你完全丧失债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不是两年。诉讼时效的期间从贷款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借款人之日起计算;但是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则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借条注明还款之日起计算,在3年之内起诉有效,超过3年,债权人丧失胜诉的时效,且债务人依法获得抗辩权。
-
借条诉讼有效期是几年
借条诉讼有效期是三年。具体如下: 1、在私人借贷中,如果借据中约定了具体期限,诉讼时效自到期之日起计算3年,借据中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但自借据签订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当然,诉讼时效也有法定的
2022.04.15 636 -
借条有效诉讼期是多少年
借条有效诉讼期是三年。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是指借个人或公家的现金或物品时写给对方的条子,就是借条。钱物归还后,打条人收回条子,即作废或撕毁,它是一种凭证
2022.06.15 369 -
借条没写还款日期诉讼是有效的吗
借条没写还款日期,诉讼是有效的,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2022.08.09 183
-
借条有效期是2年还是3年
是借条,还是欠条,你要弄清楚,这对你是否能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是关键。一般情况下,诉讼有效期限是2年,你就属于这种情况。2年是这样计算的,从发现你权利受到侵害时计算,如何理解这句话,就你这种情况分析
2022-02-04 15,340 -
借条的诉讼时效一般是2年还是3年?
3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借条注明还款之日起计算,在3年之内起诉有效,超过3年,债权人丧失胜诉的时效,且债务人依法获得抗辩权。
2021-08-09 15,340 -
借条超过2年诉讼时效有效吗
1、借条超过2年诉讼时效的,失去的是胜诉权而并不存在无效的说法。既然对方认可该笔借款的存在,最好让对方再补写一张借条或者通过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用于证明让他认可借款的存在且愿意继续偿还。2、如果案
2022-04-17 15,340 -
借条超过诉讼时效2年,还能起诉吗
1、借条超过2年诉讼时效的,失去的是胜诉权而并不存在无效的说法。既然对方认可该笔借款的存在,最好让对方再补写一张借条或者通过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证据用于证明让他认可借款的存在且愿意继续偿还。2、如果案
2022-04-21 15,340
-
01:29
借条过期5年还有效吗
借条是否过期,应该从借款人所承诺还款之日起开始计算,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1、在五年时间内,债权人从未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的,借款人也从未表示过要还清借款,在此种情况下,债务就错过了诉讼时效的保护期,如果在诉讼中,被告以借贷已超过诉讼时效为理由
6,969 2022.04.17 -
00:59
借条的有效期有几年
借条在债务人还清全部款项时失效,在此之前,债权人均可以借条为证据到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但是,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
2,141 2022.04.17 -
01:08
借条诉讼有效期多长时间
借条在债务人还清全部款项时失效,在此之前,债权人均可以借条为证据到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但是,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
1,9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