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现在是防暑降温还是发放防暑降温工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高温天气下安排劳动者工作,在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发高温津贴。按照本市规定,每年6—9月用人单位应按月或一次性向全部在岗职工发放防暑降温费,今年标准为每月116元,4个月共计464元。这一标准比去年每月提高了10元。今年本市下发了《关于试行企业高温津贴制度的通知》,首次建立高温津贴制度,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含35℃)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应当在发放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额外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计入工资总额,但不包含在最低工资当中。今年本市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日21元,按日计算,按月发放,且必须以货币形式发放,不得以发放绿豆、清凉饮料等实物形式代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下应采取合理的工作班次,减少劳动者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工作时间;达到37℃以上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切实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防暑降温费发放要求: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为夏季在岗的员工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发放用于防暑降温的福利。
-
防暑降温费发几个月
一般情况下,防暑降温费发 6、7、8三个月。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标准发放。 防暑降温
2020.08.04 1,795 -
工会最新规定防暑降温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
2020.09.25 328 -
2020天津防暑降温费
2020年天津防暑降温费月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高温津贴在防暑降温费的基础上发放,对于高温作业人员,日标准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日平均工资的12%。
2020.02.04 160
-
防暑降温费怎么发放
用人单位应在高温天气来临前,对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体检。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高湿作业的员工,应调离高温、高湿作业岗位。暂不能调动岗位的,应
2021-03-19 15,340 -
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
1同时,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关于试行企业高温津贴制度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3]37号)规定,在高温天气期间(高温天气是指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含35℃的天气
2022-10-15 15,340 -
防暑降温费的发放要求
防暑降温费发放要求:用人单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室内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
2022-06-09 15,340 -
天津防暑降温费怎么计算天津防暑降温
1、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试行企业高温津贴制度的通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2013〕37号),在高温天气期间(高温天气是指市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最高日气温在35℃
2021-11-15 15,340
-
00:56
工伤工资发放标准是怎样
发生工伤事故要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会涉及到工资发放标准。按照工伤伤残等级划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每个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会随着工伤等级不同,从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作出不同的区分。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是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
4,154 2022.04.17 -
01:06
温州工伤十级赔偿标准
工伤十级赔偿标准,一般需要按实际情况来定。受害者被认定为十级伤残后,可以先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还有七个月的本人工资。合同期满,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那工伤保险基金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单位会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
2,196 2022.04.17 -
01:06
无故降职降薪违反了劳动法哪一条
无故降职降薪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
6,0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