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有哪些补偿安置的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补偿安置: (1)对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应当按下列规定予以补偿安置: (2)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3)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被拆迁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给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被拆迁人申请宅基地新建房屋的审批程序,按照国家和当地农村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定执行。 (4)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被拆迁人不得再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其原则应当是使被拆迁人的居住水平不因拆迁而降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2、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村委会截留土地补偿款村民的维权途径有:注意保留房屋、土地的证件,及时录音拍照录像做好证据保全工作;双方可以就截留的土地补偿款进行合理的协商沟通,沟通未果可以申请政府管理部门裁决,裁决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征地补偿有哪些途径
可以直接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起补偿申请,如果行政机关不服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用以上几种方式提起征地补偿。
2020.01.06 147 -
合同无效应的撤销途径有哪些
合同无效不能撤销,只能申请认定无效。且申请方式为:当事人提供合同无效的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出认定无效的请求,人民法院查证属实的,应当依法认定无效。且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违反法律规定、行为人无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损害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等。
2021.03.05 97 -
移民有哪些途径
移民途径包括,投资移民、买房移民、技术移民、雇主担保移民、亲属移民、婚姻移民几种。以投资移民为例,投资移民是指具有一定资产,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经商经验或管理经验的人士,以投资的方式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申请人可以投资于目标国政府批准的投资基金或
2021.12.12 1,488
-
村民小组建制撤销补偿安置的条件有哪些
(1)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2)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
2022-05-18 15,340 -
原村民小组建制撤销补偿安置怎么办
(1)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 (2)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
2022-05-11 15,340 -
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补偿安置
(1)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2)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
2022-10-23 15,340 -
征地建设的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补偿安置是否有效
(1)对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应当按下列规定予以补偿安置: (2)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区域,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 (3)货
2021-07-05 15,340
-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4,208 2022.06.22 -
00:59
安置补偿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安置补偿协议,即政府和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行政协议,如果认定其无效,要根据法律规定来认定。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采用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和他人串通,损害国家
1,227 2022.04.17 -
00:53
专利维权途径有哪些专利维权的途径有三点,分别是: 1、自行和解,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 2、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调解和处理,依靠行政手段责令侵权者停止侵权并对其进行处罚; 3、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并赔偿因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 发明和实
1,489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