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受第三人侵权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因为本单位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之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可以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可以活动工伤医疗之外的工伤保险待遇;本单位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造成的,由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工伤保险责任,肇事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经作出工伤认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未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尚未获得民事赔偿,起诉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单位员工因第三人侵权的赔偿这些费用: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第三人侵权工伤的,单位需要支付在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这不属于赔偿,因为公司没有侵权,属于补偿。然后其他的费用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另外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误工费等费用。
-
第三人侵权工伤单位如何赔偿?
第三人侵权工伤,当事人单位购买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赔偿,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
2020.04.19 129 -
员工有侵权第三人怎么赔偿
单位员工因第三人侵权行为遭受损害的,可以主张侵权行为人进行赔偿;若因工作原因造成损害,也可以由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
2020.02.26 176 -
用工单位人员工作中受伤应该怎么办
员工工作中受伤的,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不能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没有提出认定的,劳动者本人或者其亲属、工会应当在工伤发生后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认定为工伤后,等伤情相对稳定了劳动者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
2020.06.28 132
-
单位员工因第三人侵权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第三人追偿,但是追偿的范围视受害劳动者是否向侵权第三人主张过赔偿责任而定:如果受害劳动者未向侵权第三人主张权利,用人单位可以向侵权第三人追偿;如果受害劳动者已经向
2022-10-12 15,340 -
事业单位人员在工作时受伤怎么办
需看具体情况才能判断,有可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赔偿标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一、医疗保险待遇 (一)医疗费第29条第3款1、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要求:(1)在签有服务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2022-03-18 15,340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受伤怎么办
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 申请人(精神病患者由其利害关系人)申请评定残疾等级,应当向所在单位
2022-05-09 15,340 -
单位工作人员泄密怎么办
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
2022-12-01 15,340
-
00:49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该怎么办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劳动法律相关规定的,此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公司不肯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703 2022.05.11 -
00:46
工作单位换了社保怎么办工作单位换了的,应当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劳动者从上一个用人单位离职时,原来的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手续,将社会保险转移到新单位,新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劳动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将
9,302 2022.05.11 -
01:07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怎么认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认定条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该
933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