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孩子判给男方后一定要满18周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若对方拒绝支付,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如果是两个子女,一般父母各抚养一个.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同时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抚养费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或者支付抚养费的实际经济情况相应变更,可以要求增加也可以要求减少。不能以不要抚养费为由剥夺对方的探视权,是违法的。当然,具体情况和最终处理方式,还需要根据案件详情和证据情况等来确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孩子未满一周岁,男方可以起诉离婚。但是一般情况下法院是不会受理的,除非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的,如女方怀孕系婚后与他人通奸所致或者是一方对他方有危害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的。
-
孩子未满一周岁男方是否可以起诉离婚
孩子未满一周岁男方不可以起诉离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2021.02.06 138 -
小孩不满一周岁男方可以起诉离婚吗
小孩不满一周岁符合一方条件的,男方可以起诉离婚。法律规定,女方在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人民法院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离婚可以由夫妻双方协议离婚,不满两周岁的孩子由母亲抚养;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2021年
2021.01.23 128 -
孩子不满周岁男方可以起诉吗
孩子不满周岁男不方可以起诉。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
2021.12.13 229
-
离婚后孩子判给男方但是孩子不满18周岁女方怎么办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
2022-03-26 15,340 -
离婚后小孩判给男方但是孩子不满18周岁怎么办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
2022-04-03 15,340 -
孩子满18周岁父母离婚孩子判给谁
过了十八周岁,如还在接受高中以下教育,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孩子抚养权;如不上学,则不存在孩子抚养权的问题。 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在八周岁以
2022-11-15 15,340 -
小孩不满一周岁男方能起诉离婚吗
孩子不满一岁时,依据的规定,女方可以提出离婚,男方是不能提出的,但如果有法院认定为有必要离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022-08-26 15,340
-
00:59
离婚孩子一周岁会判给谁离婚孩子一周岁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判给女方。法院在判决离婚有关孩子抚养问题时,一般来说,只要孩子还在哺乳期内,为了保证孩子的发育成长,孩子应该随母亲生活,抚养权归女方。在司法实践中,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哺乳期作出规定,一般认为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都属于
467 2022.06.15 -
00:58
孩子不满一周岁能离婚吗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男方不得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提出离婚。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还不满一周岁的,男方不能提出离婚,但是女方可以。离婚分为起诉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方式,协议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都自愿离婚的情况,如果夫妻一方
4,438 2022.04.17 -
00:57
离婚孩子周岁判给谁离婚后,孩子才一周岁的,除非出现母亲不适合抚养子女的情况,否则应当判给母亲直接抚养。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可知,当孩子未满两周岁的时候,在没有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有抚养条件而不尽抚养义务,或者是子女
9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