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仲裁时效的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致使已经过去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事由消除后,重新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 导致仲裁时效中断的事由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索被拖欠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 (2)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劳动者向劳动行政监察部门或者工会反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违法要求加班,请求保护休息休假等权利。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追索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答应支付。劳动者需要注意的是,认定时效是否中断,需要由请求确认仲裁时效中断的一方当事人提供有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证据,因此。当事人要有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和收集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仲裁期间中断的情形: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工会反映用人单位违法要求加班,请求保护休息权利可以是指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用人单位答应支付。
-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导致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一方当事人已经向对方当事人积极主张了自己的权利的。 2、当事人一方已经向有关部门侵权权利救济的。 3、提出请求之后,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自己对应的义务的。
2020.11.07 276 -
-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1、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 (二)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
2020.02.29 174
-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中断的情形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利;另一方同意履行义务;其他。仲裁时效中断的,应当重新计算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
2021-12-24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
2022-03-14 15,340 -
劳动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时效中断: 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1] 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4-23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第十条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 (二)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
2022-02-02 15,340
-
00:55
劳动仲裁有效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通常是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一般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那天起开始计算。仲裁时效通常会因为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
2,865 2022.04.18 -
01:20
劳动仲裁时效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1,135 2022.04.15 -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9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