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时候有有录音短信的可以做为证据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录音和短信也可作为证据,不过,该等证据在诉讼中是否可作为定案依据,要由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予以认定。短信中应明确借钱的金额、借钱的时间等信息,否则,未来在立案和开庭过程中,要举证存在借钱的事实,是比较困难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第五十三条第四款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制件,拍摄物证的照片、录像以及对有关证据录音时,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提供证据的副本、复制件及照片、音像制品应当附有关于制作过程的文字说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处的说明,并由制作人签名或者盖章。第六十一条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电子数据是指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其中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录音资料,属于电子数据。因此,微信录音作为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录音资料,可以作为电子数据。当然,在具体案件中,只有保证该微信录音对具体案件事实具备关联性、客观性以及合法性时,才能具备充分的证明力,证明自身所主张的案件事实。
-
微信只有短信可以做为证据吗?
微信和短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是可以作为证据材料的,但是需要满足下面的几种情况: 1.微信和短信作为证据必须保证微信和短信的内容要是客观、真实和可靠的。 2.微信和短信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材料还需要和案件事实有关联。 3.微信和短信聊天记录还必须
2020.10.02 216 -
没有欠条有录音可以做为证据吗
录音属于视听资料,可以做为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
2020.09.09 109 -
没有欠条有录音可以做为证据吗
借据并不是借贷关系的唯一证据,没有借据,就有可能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获得法院的支持,也有过法院仅凭音频或视频证据获得法院支持的情况。借贷属于实际法律行为。除证明存在借款关系的证据外,还应当证明钱款已经交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
2022.04.12 711
-
借钱没有借条有短信和录音可以做证据吗有哪些证据
录音和短信也可作为证据,不过,该等证据在诉讼中是否可作为定案依据,要由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予以认定。短信中应明确借钱的金额、借钱的时间等信息,否则,未来在立案和开庭过程中,要举证存在借钱的事实,是比
2022-05-01 15,340 -
借钱没有借条有录音可以做证据吗
录音可以作为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
2022-10-07 15,340 -
借钱没有借条有录音可以做证据吗?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需要法院审查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章证据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
2022-03-25 15,340 -
敲诈勒索罪的录音录像录音短信录像录音录音可以作为证据吗
根据法律规定,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可以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但证据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同时,对于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纠正或者合理解释;不能纠正或者做出
2021-11-08 15,340
-
00:56
借钱有录音可以起诉吗
借钱有录音可以起诉。起诉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对方的身份信息,然后准备好起诉状以及证据证据,包括了原被告双方的身份证明材料,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原告方有利的证据材料,包括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录音,然后到法院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向法院起诉
761 2022.06.01 -
00:54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要符合下列条件: 1、录音尽量保存原始载体; 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3、录音尽量不要单独作为法庭证据; 4、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7,042 2022.05.11 -
01:21
录音可以作为打官司的证据吗
录音可以作为打官司的证据,录音属于视听资料,也是我国司法法定证据类型之一,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录音证据的取得方式要合法,内容合法。即使录音可以作为证据,也不是全部的录音都有效,录音在录制的过程不能侵犯国家、社会或第三人的相
14,463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