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签订是否违约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按照合同赔偿。 1、损害赔偿是因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合同生效后,因债务人违约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害,当事人之间的原合同债务关系就转化为损害赔偿的债务关系。作为违约责任形式的损害赔偿,与缔约过失责任中的损害赔偿、合同无效后的损害赔偿、合同撤销后的损害赔偿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仅能基于合法有效的合同存在之前提。如果合同不存在、无效或被撤销,则不适用违约损害赔偿。 2、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违约损害赔偿是民事责任的一种,理应和其他民事责任一样,从法律本性而言只具有补偿功能而摒弃惩罚功能。再者,从民法等价有偿原则出发,任何民事主体,一旦造成他人损害都必须以等量的财产予以补偿,一方违约后,违约方必须赔偿对方因违约而遭受的全部损失。违约损害赔偿也完全适用这一原则,亦即:损害赔偿应当具有补偿性,其主要目的在于弥补或填补债权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违约赔偿条款由双方协商约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旅游合同违约,可以要求赔偿。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损失赔偿额的,按其约定来赔;如果无约定的,损失赔偿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并包括合同履行后当事人可以获得的利益。
-
贷款合同是否约定违约金
贷款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借款人在借款合同期限届满不能归还借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不能高于违约损失的30%,也就是说,违约金不能超过违约造成的损失的1.3倍。合同约定有违约金的,依约支付违约金;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应当
2021.03.16 202 -
合同签订后违约了对方是否有责任赔偿
承担责任。针对违约的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救济方式: 1.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继续履行合同是《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是违约方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 2.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3.要求对方赔偿损失。
2021.02.03 109 -
签订的合同是否可以违约
不可以。如果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1.01.28 402
-
签订合同违约赔偿多少
1、合同中有违约金约定的情况:只要一方不主张过低或过高,则依合同约定办。 2、双方没有违约金约定的情况下:一般不能主张违约金。存在损失的,可以主张赔偿损失,照实赔偿。 3、在既有损失,又有违约金约定的
2022-10-14 15,340 -
签订合同赔偿违约金是多少?
1、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2、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2022-11-09 15,340 -
签订无效合同是否违约
签订无效合同不是违约,无效合同自始不发生效力,不存在违约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
2022-06-05 15,340 -
合同签订违约了,要求赔偿
如果合同签订以后,双方在履行过程当中,一方不履行或者是不完全履行合同违约了,那么另一方也就是守约方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向违约方主张违约金。合同有约定的金额的,就按这个金额赔偿。如果约定了违约金的计算方
2022-08-19 15,340
-
00:50
签订合同不给合同违约吗签订合同不给合同算违约。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将劳动合同交付劳动者是属于违法行为。法律更有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所以签订合同不给合
2,373 2022.04.17 -
01:14
贷款合同签了是否有效贷款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后一般情况下合同是有效的,合同效力主要看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和是否具备否定性要件,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进行判断。合同生效是指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
1,666 2022.05.23 -
01:03
私下签订的买卖合同违约如何补偿私下签订的买卖合同违约的话,当事人应当向受到损失的一方当事人给予相应的赔偿。换句话说,不是补偿,而是赔偿。而具体的赔偿方法以及赔偿的数额,可以由双方协商。但是,赔偿数额也存在一定的上限。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赔偿的数
8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