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公司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有什么补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刚签订劳动合同就想辞职也是可以的,但需走流程,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申请,则不需单位批准。 根据原劳动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这说明,当劳动者违反合同解除劳动关系时,只有在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负有赔偿的义务。 但是,我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还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该条确立了劳动者虽有辞职的权利,但也有“提前通知义务”,因此,如果没有对所在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又尽到了提前30日通知的义务,则不必支付违约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劳动者因工作超出约定范围,不续签劳动合同而辞职的,经济补偿要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来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之内的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承担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责任。没有签订合同的双倍补偿,一般计算11个月的工资;其次是单位未缴纳保险的损失;另外可以主张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个月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注意保留相关证据。
-
员工公司未签劳动合同辞职该怎么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员工自己辞职,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的时间里,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2020.10.05 146 -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辞职怎么赔偿?
1.没签劳动合同,你可以主张从工作的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的双倍工资,一般计算11个月的工资,另外可以主张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个月工资。 2.一般而言,没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算作是无固定期限合同,单位可以通过支付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来解除合同。
2020.10.24 225 -
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辞职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你可以主张从工作的第二个月起至一年内的双倍工资,一般计算11个月的工资,另外可以主张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1个月工资。
2020.07.05 231
-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员工辞职怎么赔偿
1、要求补缴工作期间未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即补缴入职至今的社保或给予现金补偿, 2、未依法与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即4个多月工资。 3、以单位侵犯劳动权益等过
2022-03-19 15,340 -
公司未签劳动合同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法律规定详见《劳动合同法》第82、38、46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27条)。关键一点就是
2021-07-14 15,340 -
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辞职公司有赔偿吗
未签定劳动合同且不服业调动的员工。自己提出辞职。公司要赔偿。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
2022-04-07 15,340 -
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有什么补偿
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以员工的工作年限为准,每满1年补偿一个月的本人工资额为补偿金,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照1年计算,不满6个月,补偿半个月本人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
2022-03-26 15,340
-
00:49
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给补偿吗
员工不续签劳动合同,公司是否需要给补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不续签劳动合同的赔偿,可以分为以下的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2、如果员工不续签,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处理。在员工不续签的情况下,又可以细分为以下的
2,834 2022.04.17 -
00:58
签了劳动合同公司裁员怎么补偿
签了劳动合同,公司因经营困难或转产技术革新等进行经济性裁员,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
2,822 2022.04.17 -
00:53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如何赔偿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辞退员工的,用人单位会从用工那天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公司辞退员工后不赔偿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当
2,3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