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关系如何迁户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外婚姻不存在迁户口的问题,其涉及到的是国籍的问题。涉外结婚的话,有以下步骤: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登记。 婚姻登记机关接受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后,应进行认真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有三点: (1)双方当事人是否自愿; (2)当事人双方是否具备结婚的实质要件; (3)双方都是外国人的,当事人还需提供本国法律在国外办理结婚登记有效的条文,以保证我国婚姻登记的有效性。 经婚姻管理登记机关审查,认为当事人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应在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中国公民和外国人要求复婚的,按结婚的程序办理登记。申请结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应向婚姻管理登记机关交纳婚姻证书工本费和登记手续费。所需翻译费用由本人自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涉外离婚需要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 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1、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即涉外结婚以结婚行为地法为准据法。包括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适用结婚行为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因此,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也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即涉外离婚以法院地法为准据法。包括离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适用受理离婚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 3、监护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适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律。但是,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适用我国的法律。 4、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该项原则又称为“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根据该原则,婚姻当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仍应适用中国法律。
-
-
-
涉外婚姻如何离婚
涉外离婚诉讼是指离婚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其婚姻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在国外存在的法律事实,一方或双方在我国法院提起的诉讼。根据我国法律,如果一方不能回中国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即使双方就离婚达成协议,也不能通过民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022.04.13 496
-
涉外婚姻如何迁户口?
涉外婚姻不存在迁户口的问题,其涉及到的是国籍的问题。涉外结婚的话,有以下步骤: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
2022-04-22 15,340 -
涉外婚姻如何迁户口
涉外婚姻不存在迁户口的问题,其涉及到的是国籍的问题。涉外结婚的话,有以下步骤: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
2022-04-13 15,340 -
涉外婚姻关系如何办理?
1、经查,你们可以在香港结婚,结婚需注意以下事项:凡拟结婚人士,不论拟在婚姻登记处或特许的公众礼拜场所举行婚礼,均须事先以订明表格向本港任何一间婚姻登记处递交拟结婚通知书。拟结婚双方无须受居留条件所限
2022-03-24 15,340 -
涉外婚姻怎么迁户口?
涉外婚姻不存在迁户口的问题,其涉及到的是国籍的问题。涉外结婚的话,有以下步骤: 凡证件齐全,符合《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到涉外婚姻管理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结婚
2022-03-27 15,340
-
00:53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如何界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认定方式,有以下两种: 1、如果当事人构成事实婚姻的,应当以双方同居之后其计算至双方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之前认定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2、如果登记结婚的,应当以登记之时至完成离婚登记,或离婚判决书、调解
1,667 2022.08.05 -
01:15
农村房屋折迁户口有关系吗农村房屋拆迁与户口有关系。在农村进行房屋拆迁时,也就是对宅基地上的房屋征收时,征收方会按照房屋在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面积,结合实际的占地面积,来计算具体的征收补偿金额。也就是说,农村宅基地的补偿是要根据房屋的具体面积,而不是根据户口来计算的。
1,053 2022.04.15 -
00:59
退休后户口迁往外地,养老金如何领退休后户口迁往外地,养老金领取的方式如下:退休的人迁户口,社保和医保无法异地调转,仍然在原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符合条件申请养老金参保人员,如社保转回老家、到达退休年龄时就可在老家申办养老金。如不转回、在达到退休年龄时、提供户籍所在地社保
11,07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