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有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权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怎样约定竞业限制, 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实际上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不可能面对每个劳动者,企业每人给一份经济补偿金也无力承受。 2、竞业限制的范围要界定清楚。由于竞业限制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竞业限制一旦生效,劳动者要么改行要么赋闲在家,因此不能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范围。鉴于商业秘密的范围可大可小,如果任由用人单位来认定,难免有被扩大之虞。原则上,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约定竞业限制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自由竞争和贸易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竞业限制本身是对自由竞争的一种限制。因此,竞业限制的实施必须以正当利益的存在为前提。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首先是存在竞争关系,最重要的是不能夸大商业秘密的范围,劳动者承担义务的范围被无限制的扩张,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受竞业限制约束的劳动者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竞业限制期限的约定最长不得超过两年。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员工竞业限制违约的: 1、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要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 2、同时,如果双方没有就违约金事宜进行约定的,公司可以依法要求员工赔偿实际损失; 3、在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用人单位一般只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或要求赔偿赔偿损失,两者不能同时适用,要是认为违约金过低,不足以弥补损失的,可以要求法院予以提高。同理,员工认为违约金过高的,同样可以要求法院降低。
-
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竞业限制吗
如果劳动者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不存在竞业限制。竞争限制应当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约定,同时用人单位自雇佣之日起一个月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若一年以上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视为无固定期限
2022.01.25 800 -
如何证明劳动者违法了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
下列证据可以单独或者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 1、劳动者与新单位签证的劳动合同; 2、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据; 3、新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个人所得税证据; 4、新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资的工资条、银行存折方面的证据; 5
2020.04.26 151
-
劳动者有权利向用人单位约定竞业限制吗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对此也有知情权。竞业限制一般规定的是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最长期限不超过两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22-03-21 15,340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有效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竞业限制期限的约定最长不得超过两年。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022-05-14 15,340 -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约定竞业限制吗?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对此也有知情权。竞业限制一般规定的是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最长期限不超过两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22-04-06 15,340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竞业限制期限的约定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2022-11-14 15,340
-
01:00
竞业限制人员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竞业限制协议签订双方可以自行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但是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在约定的期限内,用人单位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
2,388 2022.04.17 -
01:30
竞业限制的相关规定
竞业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特殊种类的劳动者不能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我国法律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
4,420 2022.04.15 -
01:24
股东有法定竞业限制义务吗
股东是否承担法定竞业限制义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如果股东是公司董事、高管的,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在没有经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同意的前提下,不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替自己或者他人谋取本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同时也不允许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当前
1,3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