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不跟离职日期合账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重新约定离职日期;如果离职日期到了,劳动者不上班,用人单位也应该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并结清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的签订日期和入职日期并不是必须要一致的,因为劳动合同法上面规定的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并不是在入职当日,只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月,公司就并不违法。
终止劳动合同日期和离职日期为同一天,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
-
终止劳动合同日期和离职日期为同一天吗
终止劳动合同日期和离职日期为同一天,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
2020.10.31 684 -
跟工厂签了合同做不到日期离职
1.如果没有签订其他协议的,例如竞业禁止、人才培训等特殊协议的,那么一般没有后果。2.要正常交接工作,不然企业可以告赔偿损失。3.如果很快就找到其他工作,那么就把保险转走,新单位直接交。4.如果没有找到新工作,要选择自己交,或者不交就停保了
2020.02.09 136 -
劳动合同日期倒签合法吗?
劳动合同日期倒签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合法的,但有风险。倒签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已经建立事实劳动关系一段时间后补签劳动合同的现象。
2020.10.21 140
-
劳动合同日期跟入职日期必须一致吗
劳动合同的合同期限的起始日期和后面签订合同的时间可能是一致,也可以不一致。这取决于合同是何时签订的。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
2022-07-19 15,340 -
劳动合同解除日期是离职的日期吗?
根据劳动合同的规定,如果2月28日是最后的离职日期,那么2月28日就是最后的工作日,但是也有的,2月28是最后的离职日期,那么今天必须工作完下班后才算正式离职,具体可以和公司协商处理。
2022-07-28 15,340 -
劳动合同不到期离职合法吗
劳动合同不到期离职不算违反规定,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
2023-01-26 15,340 -
终止劳动合同日期和离职日期为同一天吗
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和离职的日期,一般为同一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8-16 15,340
-
01:14
劳务合同跟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签订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须为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为平等主体间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主体的地位也不同,前者的主体之间具
6,358 2022.04.17 -
00:55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合法吗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不合法。只要产生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未签合同,也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就算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也要按照正常的离职程序,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办理工作的交接,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才方便于日后维权。如
1,919 2022.05.11 -
01:06
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吗
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1、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和转正期应当都要遵守此规定,如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协
502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