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修理应要负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 (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 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有不同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您可以先去和销售者交涉,请求赔偿,如果不同意就向工商局投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需要具体分析, 一、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情况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平等自愿,和解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可以处分的权利和义务,和解之后不得损害国家、公共利益和无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
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消费者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需要注意和解的范围仅限于当事人可以处分的权利和义务,且协商和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第三人的利益。
2020.01.23 136 -
消费者在哪些情况下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消费者在以下情况下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1、消费者对消费者协会的调解或行政部门已作出的赔偿决定不满意的情况下; 2、在与经营者协商不成的情况下; 3、经营者拒不执行已作出的调解和赔偿决定时。
2020.04.21 146 -
哪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索要数倍赔偿
存在欺诈或经营者明知存在缺陷导致消费者死伤残的,消费者可索要数倍赔偿。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
2021.06.05 148
-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在哪些情况下,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2022-05-05 15,340 -
买的产品在哪些情况下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2022-05-08 15,340 -
什么情况下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哪些情况下可以退货?
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
2022-01-07 15,340 -
购买的产品在哪些情况下,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 (二)不符合
2022-04-17 15,340
-
01:25
遗嘱在哪些情况下有效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指的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生前的遗产或者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且于立遗嘱人死亡开始发生效力的一种法律行为。 出现以下情况,遗嘱的即可生效: 1、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963 2022.04.17 -
01:08
合同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终止
有以下情形的,可以终止合同: 1、双方已经履行了债务; 2、抵销权人行使了债务的抵销权; 3、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按照法律规定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单方面地免除债务人的债务; 5、债权债务归于同一人; 6、其他标志着合同的权利义务关
786 2022.05.13 -
01:10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签合同
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不能签合同: 1、有抵押或担保条款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2、附加不合理条款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3、生死自负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4、口头用工劳动合同不能签。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
714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