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房屋拆迁补偿怎么分割拆迁补偿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离婚后,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一、户籍在册的公有住房拆迁,离婚前一直实际居住。离婚时没有作出处理意见,离婚后房屋拆迁,一方主张拆迁利益可得支持。 二、原告户籍在册男方父亲名下私房内,房屋来源于婚姻存续期间男方父亲的私房拆迁安置。原被告实际居住。离婚时,对该房屋主张居住权没有得到支持。 三、不是拆迁私房权利人,婚姻存续期间房屋拆迁,安置房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离婚时,一方主张房屋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法院支持。 四、私房拆迁,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出资所购房屋,虽未转移物权归属。但离婚一方主张拆迁利益也可支持。 五、属案外人私产,拆迁补偿按人头固定平方。离婚后,可获等平方的现价补偿。 六、农村宅基地房屋。非建房出资人,作为登记的立基人口,有权主张分割拆迁利益。 七、农村宅基地房屋,建于婚前,结婚时无户籍在册,户籍性质为居民,离婚后主张拆迁利益不获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拆迁补偿纠纷可以申请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解决,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可以向法院起诉。针对不同的事由,被拆迁人作为原告的,可以采取起诉手段,运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拆迁人作为原告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或强制执行。
属于合法的拆迁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不合法的强制拆迁,被拆迁人可以要求强制拆迁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
-
问题拆迁补偿
拆迁补偿政策是各地由各市、地、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不能一概而论。国家规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如下: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
2020.05.21 221 -
租赁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租赁房屋是没有拆迁补偿的。国家规定的拆迁补偿标准如下: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
2020.04.28 209
-
离婚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离婚后拆迁补偿和户口问题。房子拆迁的补偿和户口没有关系。拆迁补偿是补偿给产权人的。产权置换是按房子面积计算。 如果房子是一方的婚前财产,结婚以后房产证也没有加名,离婚的时候不会分割,属于一方个人财产,
2022-05-01 15,340 -
离婚后房屋拆迁补偿怎样分割
如果拆迁的房屋是私房,则要确定该房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被拆迁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果是个人财产,则拆迁补偿款也相应的归个人所有,不进行分割。在
2021-04-25 15,340 -
离婚后房屋拆迁补偿怎样分割
首先,考察被拆迁的房屋是公房还是私房,如果是私房,则要确定该房产是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被拆迁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则拆迁补偿款当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果是个人财产,则拆迁补偿款也相应
2022-05-03 15,340 -
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房屋拆迁补偿,应当由当地的拆迁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 拆迁补偿主要针对房屋所有权人进行补偿。 如果补偿额过低或者补偿不合理,建议聘请专业拆迁维权律师通过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谈
2022-02-17 15,340
-
01:11
商住房拆迁补偿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时,政府拆迁部门应当给予以下补偿: 1、房屋价值补偿; 2、临时安置补偿; 3、搬迁费补偿; 4、搬迁奖励、补助。 政府拆迁部门应与被拆迁人协商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确定具体的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 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时
1,227 2022.04.17 -
01:26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什么房屋拆迁补偿的标准有: 1、被拆房屋的补偿费或者重置费,主要用来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一般是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房屋的折旧程度进行划档,按照平方米的单价进行计算; 2、搬迁周转补偿费,用来补偿被拆迁房屋的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者其自找的临
10,576 2022.04.17 -
01:15
城市拆迁怎么补偿城市拆迁的补偿方式可以分为三种:1、货币补偿,即根据被拆迁的房屋的市场价值、被拆迁人搬迁和临时安置所需费用、拆迁造成的被拆迁人经营损失计算补偿金额,并对被拆迁人进行货币补偿。2、产权调换补偿。即按照被拆迁的房屋价值,提供一套等值的房屋调换给
2,51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