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如何维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时间不同。标准的全日制用工一般实行每天工作不超过八小时,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非全日制用工一般为每天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二是订立劳动合同方式不同。对全日制用工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对于非全日制用工,法律明确规定双方可不订立书面形式劳动合同。 三是是否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经济补偿不同。 在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方面,除劳动者因本人原因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因违纪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外; 符合法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均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可以随时终止且无需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四是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不同。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应在30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应依法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费;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必须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其余可以不用缴纳。 五是工资支付周期不同。全日制用工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定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非全日制用工,用人单位必须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定时支付工资。 六是试用期约定不同。全日制用工中,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3个月以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其他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一、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的签订 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也可以订立书面合同。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别权利 1、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2、可以有多个工作; 3、不可以约定试用期。
-
如何计算非全日制用工工资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2020.01.10 184 -
如何认定非全日制用工工伤
非全日制用工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患职业病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其他。
2020.11.26 307 -
非全日制用工工资如何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2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2020.01.19 125
-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维权
首先,确定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若存在按照《劳动合同法》支付相应的报酬。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
2022-03-21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的用工有何区别
1、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有以下区别: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全日制以日计酬为主;非全日制的当事人可以签订口头协议,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而全日制的当事人要签订书面的合同并且要依法解约,程序更为
2022-06-12 15,340 -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全日制用工可以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全日制用工订立书面合同,非全日制用工订立口头协议;全日制用工按月计酬,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全日制用工必须缴纳各
2021-07-27 15,340 -
非全日制用工的节假日如何安排
1、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一样,都受到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劳动关系双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及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除法律有特别
2022-05-26 15,340
-
01:20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区别
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存在很大的区别: 1、工作时间不同,非全日制用工,通常以小时计薪为主,劳动者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的时间不可超过4个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可超过24小时; 2、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和一个或多个用人
24,572 2022.04.15 -
01:06
强制拆迁如何维权
1、房屋被强制拆迁时,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如果本人并没有与房屋征收人签订拆迁协议的情况下,房屋被强制拆迁的情况,房屋所有权人可以收集相应的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方式要求承当赔偿责任。 2、强制拆迁属于违法
582 2022.04.17 -
00:45
版权侵权如何维权
目前版权登记的著作人有以下四种维权方法:自行协商,调解,仲裁,民事诉讼。如果双方能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和解,则既可以使著作权人迅速有效地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使侵权人避免声誉的损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1,71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