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薪起诉可以用房产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讨薪打官司,不需要房产证的,身份证是要的,另外欠薪的证据资料是要的。 拓展 讨薪最怕的是老板太穷了,无薪可讨,要命一条,要钱没有。就算依法讨薪,赢了官司,钱不但仍然要不到(法院不可能把自己的钱拿来替老赖付你薪酬),还得倒贴黄瓜二条(倒贴伙食车船费误工费等)。 为了讨回辛苦一年赚来的工资,农民工兄弟可谓费尽心机,讨薪的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有集体下跪讨薪的,有给企业(老板)送“缺心”锦旗的。花样繁多的讨薪招数更折射出民工讨薪之难。 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列子曰:“性命本非吾有,生死不过往来”。 庄子曰:“生为徭役,死为休息”。 某打工者跳楼讨薪时,模仿宋朝大诗人陆游口气留给儿子的遗言:“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讨薪不成功。血汗工资发放时,家祭无忘告乃翁”。 找钱要卖力,吃饭要拼命。 农民工的本钱唯一的就是命,为了讨薪的胜利成功,农民工视死如归、汤蠖在前,斧钺在后,赴汤蹈火,面不改色,死不旋踵,由此产生了不少讨薪英雄,有“跳楼讨薪的”、有“爬塔吊讨薪”的,有“爬上巨型广告牌讨薪”的,有“爬上水塔顶部讨薪”的,有“割腕讨薪”的,有“杀包工头讨薪”的,有“自杀讨薪”的,有“喝农药讨薪”的多不胜数。 为什么我说他们是英雄,理由是尽管他们的讨薪之路走得很悲怆,但他们做人所未敢做。为人所未敢为,他们在用鲜血与生命逐步推动法律的健全和社会的发展,享受英雄称号当之无愧。 当前,政府要求农民工不要恶意讨薪,要善意讨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通过诉讼方式讨薪的,可以要补偿费。《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 1、劳动者违法法律规定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3、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公司门口举牌讨薪可以起诉吗
是的,违法的。游行、示威需要经过公安部门的审批,没有经过公安部门审批的游行或示威活动是违法的。讨薪应当采取合法手段,通过协商、向劳动部门举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途径解决。采取聚众哄抢财物、挟持人质等过
2022-11-08 15,340 -
讨薪可以举报吗
这位女士/先生,您好,您的问题已收悉。 您可以先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年关将至国家是非常支持讨薪的。 其次,还需向您询问一些案件的具体信息。请问签劳动合同没?还是包工包料?有没有
2022-02-01 15,340 -
农民工讨薪无证据可以吗
农民工讨薪无证据可以互相证明,但这种证明力很弱,法院一般不会采信。《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
2022-01-27 15,340 -
录音可以作为讨薪证据吗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二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2022-03-14 15,340
-
01:15
企业欠薪多久可以起诉原则上,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拖欠劳动报酬多久可以起诉。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没有在约定时间内给付劳动报酬,员工就可以起诉。但是,当事人在起诉前应当充分考虑诉讼的成本问题,起诉就必须承担诉讼费用,还要耗费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个人要提起诉讼的,应当依法
1,713 2022.04.17 -
01:04
集资建房可以办房产证吗集资建房包括公司员工集资建房和私人集资建房两种。 集资房,即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采用已有的划拨土地建设,按成本价卖给员工的房子,虽然居民个人买了经济适用住房之后,要依法办理权属登记,但是,对集资房的权限限制会较大。购买集资房的
1,001 2022.04.17 -
01:05
欠薪起诉流程欠薪不可以直接起诉,劳动者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在对仲裁结果不服后才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先与老板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
2,41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