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执行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退休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不能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其固定合法收入,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和划拨社会保险基金的通知》中所提到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性质是不同的。 对于作为被执行人的离退休人员,在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时,人民法院有权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要求作为离退休人员统一发放机构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依法协助人民法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的合法收入即离退休金、退休金。
-
法院执行退休金最多执行几年
看具体情况。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2020.05.31 820 -
退休不认证的退休金不可以执行么
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建议申请提级执行;2021年4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
2020.12.17 683 -
罚金刑的执行情况问题
罚金刑执行的问题: 一、启动罚金刑执行程序的方式、行使执行权的主体不统一,强制执行的措施不具体、不明确 二、罚金刑的执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三、执行卷宗档案不规范。 四、罚金的收缴工作管理不尽规范。
2020.05.13 138
-
退休金能否执行
在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收入不足偿还其债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离退休金发放单位或者社会保障机构协助扣划其离休金或退休金,用以偿还该离退休人员的债务。上述单位或者机构应当予以协助。人
2022-03-21 15,340 -
退休金如何执行
在离退休人员的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收入不足偿还其债务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离退休金发放单位或者社会保障机构协助扣划其离休金或退休金,用以偿还该离退休人员的债务。上述单位或者机构应当予以协助。人
2022-03-27 15,340 -
退休老人想问下上海退休金发放情况?
上海退休金发放有两大条件:必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社会保险的缴费必须满15年。 职工到达退休年龄,但没有缴满15年,原则上是可以延长缴费的。需要注意的是,延长缴费必须到退休所在地执行。 若是本市户籍职工
2022-07-12 15,340 -
什么情况下会取消退休金
请您参考:离退休人员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停发或暂时停发其退休金: 1、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提供本人居住地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 2、下落不明超过6个月,其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员申报失踪或
2022-07-06 15,340
-
01:31
什么情况可以退回定金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一方先行支付一定金额,作为合同订立或者履行的担保。具体可以分为定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违约定金等类型。定金的数额可以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了定金金额不能超过合同标的的20%
1,013 2022.04.17 -
00:57
买房什么情况能退定金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的,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 第一,购房者与开发商无法就预约合同以外的其他条款达成一致的。认购书里面一般不会有具体的条款,例如关于房屋的总价款以及支付方式,交房期限等等,如果之后不能协商一致,那么可以要求退还定金; 第
559 2022.05.24 -
01:04
死刑立即执行有哪些情况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有以下三种,分别是: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定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中级人
804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