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离婚彩礼退还的标准是多少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有和对方共同生活情况下,彩礼不会产生消耗,也就是给付一方只有付出没有受益,那么应该返还。 3.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一标准常常难以判定。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审判人员往往不敢轻易认定生活困难。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能够证明“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往往是亲属等利害关系人,所以证明力通常不高。 4.最后没领成结婚证的,可以要回彩礼;领了结婚证但不离婚或还没确定真要离婚的,是不能要求退还全部或部分彩礼的,即使是原来一方的家庭生活确实因此出现了困难,那也不能要回。 所以结婚后离婚,原则上嫁妆做为婚前财产或女方财产归女方,婚后的共同财产平均分割,彩礼不需要返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不一定退彩礼,如果男女双方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的、一方因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况之一的就能退还。
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如果离婚的,彩礼是可以退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请问彩礼在离婚后是否应该退还
一般情况下离婚之后彩礼都不需要退还,但是有两种情形例外。第一种是双方虽然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是没有实际共同生活过,离婚时男方可以请求返还彩礼。第二种是男方婚前给付彩礼导致自己生活困难,离婚时可以请求返还彩礼。
2020.12.25 79 -
结婚彩礼的标准是多少?
1、金钱与实物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性质相同,均可以成为彩礼,具体在认定时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客观案情进行认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当地有彩礼给付的习俗,且给付的金钱数额较大,或者给付的实物价值较高,均可以认定为彩礼。 2、彩礼的构成特
2021.01.29 260 -
离婚诉讼退还彩礼多少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想通过起诉要回彩礼的,先写好起诉书,一式二份,然后持本人身份证,到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等待开庭通知即可。 1、彩礼,应视为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予; 2、如果订婚后反悔,女方不愿意退还彩礼,双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退
2020.11.23 155
-
请问法律规定离婚彩礼返还标准是多少
离婚彩礼返还的标准是有下列情形可以要求返还彩礼: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
2022-05-13 15,340 -
请问离婚彩礼返还的比例是多少
一、彩礼的性质:彩礼,是夫妻一方婚前给与另一方的财物。性质上是赠与,但是又与一般的无偿赠与不同,它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即以结婚为目的(条件)的赠与。 二、离婚彩礼返还的比例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
2022-05-23 15,340 -
彩礼退还多少钱离婚彩礼返还多少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彩礼不予返还,但是在以下情况,可以要求返还彩礼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第
2022-11-19 15,340 -
离婚彩礼返还标准是多少?
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
2022-04-21 15,340
-
01:14
彩礼返还的标准是什么彩礼,是指按照当地习俗,男方在婚前给予女方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者财物,以表示其与对方缔结婚姻的诚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彩礼一般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不是必须进行分割的。如果男方在离婚时请求女方返还彩礼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1,442 2021.04.25 -
01:06
离婚女方彩礼钱是否要退还离婚时,女方不一定需要退彩礼。 首先,彩礼,又称聘礼,是指男方按照当地习俗,在婚前给予女方的,用以表示与对方缔结婚姻诚意的一定数量的现金或者财物。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彩礼属于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 其次,根据相关法律及司法解
1,038 2022.04.17 -
00:54
离婚退还彩礼怎么起诉离婚要求对方退还彩礼的话,当事人可以向对方住所地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书面的起诉状,同时按照被告的人数提出起诉状的副本。而起诉状应当包含以下的内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
492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