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纠纷可以到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欠款纠纷依法是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形包括: 1、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合同履行地是当事人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贷款方所在地,当然即原告所在地,因此,发生此类案件的,如果不知道对方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亦或被告所在地较为偏远,当然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6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这也就是说,在期间内债权人不仅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还必须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否则保证人免除责任。综上所述,民间借贷纠纷是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的。
-
欠款纠纷可以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合同履行地是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的地点。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
2020.03.22 171 -
欠款纠纷可以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欠款纠纷是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的。依照借款合同的约定,贷款方应先将借款划出,从而履行了贷款方所应承担的义务,因此,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确定贷款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贷款方所在地,当然即原告所在地。 一、债权纠纷起诉的流程: 1、提交诉状申请
2022.10.16 3,957 -
欠款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欠款纠纷依法是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形包括: 1、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
2020.07.29 276
-
欠款纠纷可以到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合同履行地是当事人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借款合同是双务合同,标的物为货币。贷款方与借款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分别承担贷出款项与偿还贷款及利息的义务,贷款方与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约定的地点。依照借款合
2023-09-06 15,340 -
欠款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欠款纠纷依法是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形包括: 1、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023-07-26 15,340 -
欠款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欠款纠纷依法是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的。但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借款合同履行地为原告方所在地的; 2、借贷双方在书面协议中约定原告所在地为管辖法院的; 3、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借款合同履行地的,事后未
2023-08-07 15,340 -
合同纠纷可以到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吗
合同纠纷一般不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但是合同中约定了发生纠纷在原告住所地起诉的除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四条保险合同纠
2022-06-05 15,340
-
01:37
合同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合同纠纷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吗 对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可以选择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这种情况针对的是,协议管辖或者一般管辖中的特别规定情形。一般来说,对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应当前往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
2,372 2022.04.17 -
00:54
民间借贷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起诉吗
民间借贷是否可以在原告住所地进行起诉,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如果双方签订的借条、借款合同、借款协议约定了发生纠纷的管辖法院,那么债权人就只能向约定的管辖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向原告所在地起诉; 2、双方没有约定管辖法院的,又没有约定合同履
894 2022.10.08 -
01:05
工程欠款纠纷能直接起诉法院吗
工程欠款是由材料费、人工费等多种款项、多个合同构成的。所以,工程欠款纠纷不一定能直接到法院提起诉讼。工程欠款纠纷的解决途径应当按如下步骤来判断: 1、是否为人工费,如果是工人的劳动报酬等人工费支出,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应当先提起劳动仲
1,24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