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可以以合伙名义提起民事诉讼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可见,经工商登记的合伙企业以该企业名义作为诉讼当事人,其负责人为代表人。换句话说,合伙企业涉诉时,该诉讼不属于共同诉讼,只能以该企业为当事人,而不能以其成员为当事人。至于合伙企业代表人的诉讼地位,应与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地位一致,其行为对该组织及其任何成员都有效,即使是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合伙企业代表人也不必经合伙企业其他成员的同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的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的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一般是指当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公司机关成员责任或实现其他权利时,由具备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维护公司利益; 并出于追究这些成员责任或实现这些权利之目的,依据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所以股东代表诉讼是以公司的名义起诉的。
-
经济案件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吗
经济刑事案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是可以的。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
2020.09.24 221 -
合同诈骗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
合同诈骗罪中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则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提出。
2020.02.14 192 -
-
经营者以自己名义以合伙名义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2022-04-25 15,340 -
法律顾问为什么要规定经营者以自己名义以合伙名义提起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2022-04-24 15,340 -
经营者以自己名义以合伙名义提起民事诉讼,其负责人如何确定当事人,负责人认定经营者与经营者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2022-04-23 15,340 -
合伙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吗
合伙企业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进行民事诉讼。合伙企业可以起自己的名称,并可以自己名义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外发生民事法律关系,并且合伙人只有以合伙企业的名义实施的法律行为,才能对合伙企业具
2022-03-16 15,340
-
01:10
民事诉讼可以附带刑事诉讼吗民事诉讼不可以附带刑事诉讼,但是刑事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具体情况如下: 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我国采取先刑后民的审判原则,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
3,426 2022.10.06 -
01:08
原配可以起诉第三者吗原配能不能起诉第三者,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第三者只是单纯的插足别人婚姻,而不存在违法行为,原配就不能起诉第三者;但是如果第三者的行为已经违法,原配当然可以起诉第三者,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1、第三者的行为涉嫌重婚。根据刑法的规定,明知他人有配偶
2,948 2022.04.17 -
01:11
民间借贷没合同可以起诉吗民间借贷关系,就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借贷关系,具体包括了自然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以及法人之间的借贷关系。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主体,在向法院主张借贷关系时,债权人都应当提供相应的债权证据。因此,如果没有合同,债权人同时没有办法提供借据,收据,
1,60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