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违约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就业协议签订后,若学生或用人单位违约,由责任方按就业协议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若学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解除协议,应签署解除协议文件,交学校就业办备案。 有关解约或违约的手续完备后,学生可重新择业。学生在与新的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凭新用人单位的接受函以及与原用人单位的解除协议或违约手续的完备材料到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领取就业协议书,再重新按程序签订就业协议,并由学校向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申请就业方案变更。 采取欺骗等违法手段签订的就业协议无效,并由责任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就业协议签订后,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的争议,由学校出面协调解决或由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协调解决,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签订的就业协议不可以约定违约金。单位给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约定服务期或者有商业秘密需要劳动者保守的情况下,才可以约定违约金。而毕业生就业协议并未约定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实际的就业培训和大学毕业生实际涉及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问题,用人单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中约定违约金条款,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说是无效约定。
不合法,劳动者违反培训服务期或者禁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支付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劳动者违反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签了就业协议后想解约怎么办
如果一方提出变更协议,则需要征得另两方同意,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三方协议实际上对企业来说并非强制性约定,如果毕业生对企业提出解约要求,可以不来报到,但公司没有出具解约函的义务。
2021.03.03 586 -
协议违约怎么办
签了协议想违约的,违约方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等。如果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应按约定金额向对方支付。如果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
2021.01.03 92 -
协议违约怎么办
协议违约后违约方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但是,如果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造成的违约,则不用承担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单方面违约后,一般会采取自救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或者寻求司法救济,追究对方违约责任。还可以、持合同的效力,等待对方履行。对方逾
2022.04.12 600
-
就业协议书违约怎么办
要看签订就业协议书时约定的具体违约情形。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协议书义务或者履行协议书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就算是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典法》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
2022-11-02 15,340 -
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怎么办
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之后违约怎么办 ? 就业协议签订后,若学生或用人单位违约,由责任方按就业协议规定承担违约责任,若学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解除协议,应签署解除协议文件,交学校就业办备案。 签订就业协议执行
2022-05-05 15,340 -
就业协议有违约金怎么办
就业协议违约金最高赔偿金额5000元。根据2020年开始实施的的规定,在我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约定违约金。这两种情形是:法第22条:这一条的意思是,单位出钱送劳动者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
2022-09-08 15,340 -
就业协议能怎么办理违约金
就业协议违约金最高赔偿金额5000元。根据2020年开始实施的的规定,在我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约定违约金。这两种情形是:法第22条:这一条的意思是,单位出钱送劳动者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学习,
2022-09-17 15,340
-
01:27
合同协议书违约怎么办
合同协议书违约的处理办法如下: 1、继续履行合同;即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构成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违约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双方当事人鉴定合同后,一方有违约行为,而合同中约定不明
393 2023.02.22 -
01:13
二手房定金协议违约怎么办
看哪一方作为违约方:1、如果买房者违约,无权利要回违约金。买房者反悔,买房者资金不足或者买房者因为个人信用难以贷到现金,都属于买房者一方原因违约,除非合同有约定或者双方有口头约定这些事项输运免责事由不用承担违约责任;2、如果是卖房者违约,比
1,279 2022.04.17 -
01:00
保密协议违约责任怎么约定
保密协议的违约责任,可以通过订立违约金条款的形式,来进行约定。具体来说,保密协议也属于合同的一种类型。保密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当然可以通过制定违约条款的方式,来事先规定一方不履行保密义务的时候,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而根据我国民法
3,12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