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合同法院起诉后不能履行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却要收回土地,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侵权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十四条发包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二)违反本法规定收回、调整承包地; (三)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四)假借少数服从多数强迫承包方放弃或者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五)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标承包; (六)将承包地收回抵顶欠款; (七)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八)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承包合同签了可以不履行吗 承包合同签了不履行会涉嫌违约。 那么另一方有权利依照合同条约入行起诉,法院会依法追究其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承包合同纠纷应该怎么解决 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有: 1、承包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 2、第三方机构居中调解; 3、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人民法院起诉。
履行土地承包合同应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以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遵循诚信原则,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承包合同未履行还能起诉吗
未履行承包合同可以起诉。起诉承包合同纠纷时,原告应与本案具有直接利害关系、被告应身份明确,未履行承包合同纠纷需要具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的受诉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2020.07.05 94 -
承揽合同合同履行地能起诉吗
承揽合同合同履行地能起诉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合同纠纷引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且若当事人在不违背级别管辖的基础上,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
2020.03.25 118 -
没有土地承包合同能起诉吗
可以。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在原告与本案存在利益关系、能列举明确的被告且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由的情况下就可以提起诉讼。合同纠纷中,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就要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况提供不同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如果双方当事
2023.02.23 179
-
不履行承包合同可以起诉吗
未履行承包合同可以起诉。可以起诉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只要符合下列条件都是可以提起诉讼的: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
2023-10-29 15,340 -
不履行土地承包合同的后果是哪些
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引起的纠纷。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规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而自80年代中期,我国很多地区根据国家政策实行的是“两田制”,即“责任田和口粮田”区分承包制度,导致村民要求及时收回责
2022-08-01 15,340 -
土地承包合同到期未履行发包人能收回土地吗
1、如果合同无约定或明确约定在承包期届满前不可以收回的,发包人不可以收回土地。 2、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就都应该履行。对方提前收回土地是违约行为,你有权利拒绝,或让他赔偿损失。
2023-09-15 15,340 -
没有土地承包合同能起诉吗?
没有土地承包合同符合下列条件是能起诉的: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法定其他条件等。
2023-09-01 15,340
-
01:14
合同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之后,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双方事先约定的要求,这时候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对方主张违约责任。如果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是对方拒绝履
1,598 2022.04.17 -
00:55
未履行合同怎么起诉未履行合同的起诉流程:确定管辖法院一般使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写好起诉书之后,向法院提交起诉书;按照对方当事人的数量,向法院提交相应份数的起诉书副本;向法院提交对方不履行合同的证据。人民法院审查后,确定进行审理的,等待在规定时间
1,214 2022.05.11 -
01:12
合同未履行怎么起诉合同未履行,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当事人应当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双方对管辖法院有所约定的话,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向约定的管辖法院起诉。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话,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当事
1,30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