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部对女职工产假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保障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分为产前假、产后假两部分即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产前假一般不得放到产后使用,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这意味着90天的产假不能一刀切,此外,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男女双方系初婚男方在25周岁以上、女方在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增加婚假12天;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者实行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增加产假30天;产假期间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产妇增加产假30天,丈夫休护理假15天。 国务院女职工保护条例产假期间公司不能扣发基本工资意味着奖金可以不给若是产假期间因没有实际工作奖金是可以不发的。对于产假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女职工劳动产假规定如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享受九十八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生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十五天产假;怀孕四个月流产的,享受四十二天产假。
女职工劳动产假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产假期间对女职工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产假期间女职工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用;其他。
-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是怎样的
女职工劳动保护的规定如下: 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劳动; 2、经期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高、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 3、孕期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三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
2022.04.17 1,730 -
我国劳动法对女职工产假的规定
劳动法对女工产假的规定包括: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双倍赔偿金;女职工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其他。
2020.10.10 137 -
女职工产假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女职工依法享有下列产假期间的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
2020.01.24 109
-
女职工劳动保障部规定流产休假的具体是什么
女职工流产休假的规定是怎样的, 1、1988年9月4日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
2022-04-28 15,340 -
劳动部女职工产假工资怎么规定的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
2022-07-31 15,340 -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于女职工产假是如何规定的?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2023-06-12 15,340 -
劳动法对女职工产假的规定
关于女员工流产假规定如下:流产可分为“计划内流产”和“计划外流产”。所谓“计划内流产”指的是妇女怀孕生产是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具有“准生证”的怀孕,在怀孕期间自然流产或者实施人工流产的
2022-04-04 15,340
-
01:24
劳动法病假工资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在法定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用人单位需按有关规定支付员工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所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进行支付,但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工资计算一般有两种,
1,545 2021.04.25 -
01:04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没有自动离职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辞职的劳动者,如果是正式同员工的话,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协
3,654 2022.05.11 -
01:04
强迫劳动罪是怎样认定的
强迫劳动罪的认定有以下四点: 1、侵犯的对象是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权和休息休假权; 2、客观上表现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用人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上必
918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