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职直接走人的影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不办理离职手续直接走,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自离,劳动者没有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可能没有办法办理社保转移等事宜,需要劳动者回原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承担。 二、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辞职直接走的影响有:因未正常离职,导致没有办理退工手续,导致以后录用单位不能办理用工手续和缴纳社保;还会影响到工资的结算;如果职工没有办理工作的交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职工支付赔偿金。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没有提前3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不办离职就直接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
不辞职直接走人的后果
不辞职直接走人属于离职手续中的自动离职,简称自离。自离是违法的,劳动者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如果你是正式员工自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
2020.04.21 393 -
不辞职直接走人的后果
如果劳动者不进行辞职而直接走人的话,那么其法律后果一般是需要赔偿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但如果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话,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赔偿,法律的具体规定是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
2022.04.12 2,035
-
不辞职直接走人有影响吗
1、如果违法辞职,需要赔偿用人单位因无法找到接替者而遭受的损失。是否发生损失,以及损失的数额,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2、另外,辞职后新找工作的,需要提交原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如果直接
2023-05-10 15,340 -
不写辞职书直接走人对辞职者影响大吗
不写辞职信直接走人,对辞职者影响巨大。 具体影响有如下方面:、 1、对辞职者本人的诚信和人品产生无形的影响,对今后再度应聘新的岗位不利。 2、辞职者没有办理相关的离职手续,影响辞职当月工资的正常发放。
2022-06-12 15,340 -
不写辞职书直接走人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只要你不涉及保险和档案这块,没什么太大影响!如果你们单位有违法用工的情况依法你可以无需提前书面告知单位,随时可以离职!如果你在试用期内也可以随时离职,无需提前书面提出。
2022-08-06 15,340 -
试用期不辞职直接走人是否会有不良影响?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没有提前3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不办离职就直接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
2023-02-21 15,340
-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28 2022.04.17 -
01:12
签了劳动合同直接走人会怎么样
签了劳动合同就意味着,劳动合同要发生法律效力。这时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没有通知用人单位直接走人,劳动者造成单位损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
3,206 2022.04.17 -
01:19
能不能直接起诉担保人
连带保证可以直接起诉担保人,将债务人和担保人列为共同被告。一般保证不可以直接起诉担保人。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是一般担保,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担保人享有先诉抗辩权,所以向其主张债权成功的几率比较小。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尚未审判或者仲裁
629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