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中级法院撤诉决定是否会终结?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中级法院的准许撤诉裁定送达后,诉讼程序即终结。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在法院受理上诉后,当事人向二审法院撤回上诉的,经二审法院裁定准许撤诉并送达后,二审法院的裁定即生效,原一审法院的判决也生效。如果一审判决准许离婚的,则在二审法院裁定撤回上诉后,判决即生效,双方的婚姻关系即合法解除。《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后能否上诉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终审判决已经生效了,不能上诉;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
终审判决已经生效了,不能上诉。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
中级法院终审判决后还能上诉吗
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后能否上诉,需要看具体的情况。 1、终审判决已经生效了,不能上诉。 2、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
2020.09.11 1,416 -
中级人民法院是终审吗
中级法院可能是终审法院,也可能不是。我国的审判制度规定二审终审制,也就是说初级法院审理并作了判决,当事人不服申请上诉,经过中级法院二审判决后,即是终审判决。如果一审法院是中院,这时候终身法院就是高院。
2020.11.02 1,229 -
中级法院终审判决后还能再起诉吗
我国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如果是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后的,不能再以相同事实理由起诉;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020.09.08 1,275
-
中级法院终审判决还能到省院上诉吗
中级法院的终审判决,不能到省院上诉,生效六个月内可以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2022-03-14 15,340 -
市中级终审判决检察院抗诉法院需重审吗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
2022-10-10 15,340 -
法院终审判决可否申诉?
法院终审判决可否申诉对于这个情况要根据具体的案件类型而定,对已经终审判决,案件就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的称之为“申诉”,不是上诉,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案件被告两审终审制。如果是民事、经济案件,根据
2022-08-21 15,340 -
中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如不服是否还可申诉
对终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022-11-07 15,340
-
01:15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哪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法院内部的各个庭室中的法官审理。在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分别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此外还有专门法院即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在这其中,一般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
1,511 2022.05.11 -
01:05
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有差距吗?
检察院量刑建议和法院最终判决有差距,具体情况如下: 1、人民法院的最终判决与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是可以存在差距的。因为人民法院拥有最终的量刑权,不一定需要完全按照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作出判决。尤其是当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在事实认定,或者法律适用上存在不
6,494 2022.05.13 -
01:05
去法院提离婚怎么撤诉
如果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进行受理后,撤诉需要起诉离婚的当事人书写《撤诉申请书》并签字按指印。向法院起诉离婚后的撤诉,是在原告向法院立案,并且法院受理案件后,进行宣判前,这一时间段可以申请撤诉。当事人撤回起诉的,应当以书面或口头形式
67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