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失业保险出具离职证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出具离职证明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更改,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实务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离职证明,可能会造成劳动者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这种情况下,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自主创业、再就业优惠损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时,可以享受一定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 未能就业的工资损失: 离职证明往往是新公司为了规避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证而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要求劳动者提供的文件,一旦劳动者无法提供离职证明,可能会导致新公司不录用劳动者; 赔偿的途径有三种:一、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协商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三、有权向劳动争议委员会提起赔偿之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为了谋取不当利益,采取的虚造、伪造病历的形式出具虚假的《出生医学证明》,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0条规定,涉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
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
伪造出生证明有哪些法律后果
伪造出生证明的法律后果如下:涉嫌刑事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即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020.12.27 233 -
离职证明造假的法律后果
离职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职工已经自原单位离职,与原单位已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很多企业会要求员工入职前提供离职证明,以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查明原告入职时提供的离职证明是假的,那么,员工属于以欺诈、胁迫
2020.08.18 596 -
骗取失业保险金的法律后果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骗取失业保险金的行为的法律后果是要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要受到行政处罚和承担刑事责任。对于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对其行为人可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对于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失业保险金的,行为人
2022.05.11 3,161
-
不出具离职证明的风险有哪些,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损失的
不出具离职证明的风险:《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更改,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失业保险待遇损失:实务中
2022-03-29 15,340 -
不出具离职证明的风险有哪些,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损失的范围包括哪些
不出具离职证明的风险:《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更改,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失业保险待遇损失:实务中
2022-03-18 15,340 -
骗取失业保险金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骗取失业保险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依照《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符合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由社会保险机构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021-12-10 15,340 -
离职证明作假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离职证明是指能够证明职工已经自原单位离职,与原单位已经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很多企业会要求员工入职前提供离职证明,以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查明原告入职
2022-06-12 15,340
-
01:34
企业宣告破产的法律后果会有哪些
因为经营决策或者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这时候相关利害关系人,甚至是公司本身,就可以根据法定的程序请求人民法院宣告公司破产。公司破产是一种法定的制度,我国对此规定了《企业破产法》。同时,公司被宣告破产之后,就会发
1,509 2022.04.17 -
00:49
离职怎么领取失业保险金
离职后符合领取条件的,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应当持用人单位为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查后,发现失业人员符合领取条件的,应当为失业人员开具领取失业保险金
3,335 2022.05.11 -
00:52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以下四点,分别是: 1、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合同的担保及其他从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
594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