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与抢劫罪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一样,绑架罪与抢劫罪如何区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绑架罪与抢劫罪有什么不同,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罪与抢劫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在客观方面都可表现为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同时都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由两者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区分两者的关键有两个方面: 1、行为方式不同。绑架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再以伤害或杀死人质相威胁向有关的第三人索取财物;而抢劫罪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将财物劫走。 2、取得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绑架罪是先绑架人质,后向有关的第三人索取财物,获得财物的时间不可能在绑架行为实施以前,也不可能是当场取得财物;抢劫罪则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当场取得财物。因此,实践中我们只要抓住两者的上述两个不同的方面,是不难把两者区别开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不同是:含义不同、量刑不同。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是抢劫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是绑架罪。犯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如下:主观方面不尽相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如何区分抢劫罪与绑架罪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分: 1、索取财物的数额不同; 2、实现犯罪目的的方式不同,前者的犯罪目的必须通过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实现,后者则是直接从被害人身上劫取财物; 3、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是绑架并控制他人后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关系人给付财物
2020.07.23 130 -
如何区分抢劫罪与绑架罪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是: 1、犯罪的手段不同,前者是绑架并控制别人后以加害被绑架人相威胁,要求被绑架人亲属或其他关系人给付财物,后者则是当场劫取财物; 2、索取财物的时间、地点不同,前者是先有绑架行为,后有勒索财物行为,后者是当场劫取或强迫
2022.04.15 148 -
抢劫罪与绑架罪有何不同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不同为:方式不同、适用的刑罚不同等,抢劫罪的量刑规定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6.03 98
-
抢劫罪与绑架罪有什么区别, 绑架罪与抢劫罪有何区别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绑架罪与抢劫罪有什么区别绑架罪与抢劫罪都使用暴力、
2022-04-19 15,340 -
抢劫罪与绑架罪有何区别,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是什么
抢劫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将其财物劫走;绑架罪的客观方
2022-04-01 15,340 -
绑架罪如何认定抢劫罪与绑架罪有什么不同
绑架罪是侵害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其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 第一,主观方面不尽相同。抢劫罪中,行为人一般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实施抢劫行为。 第二,行为手段不尽相同。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劫取财物一般
2022-05-27 15,340 -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是什么,抢劫罪与绑架罪有何区别
抢劫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绑架罪的界限抢劫罪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抢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其当场交出财物或者当场将其财物劫走;绑架罪的客观方
2022-04-01 15,340
-
01:59
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别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别有以下: 1、犯罪客体不尽相同。抢劫罪是复杂客体,同时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权利,主要侵犯的客体为财产所有权,因而归入侵犯财产罪;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人身权利,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也同时侵犯了财产权
900 2022.09.21 -
01:31
抢劫与抢夺罪有什么不同抢劫与抢夺罪具体有以下三点不用: 1、两者主体的范围不相同,抢劫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而抢夺罪的主体则必须是要年满16周岁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两者所侵犯的客体不相同,抢劫罪所侵犯客体一般是人身权利和
636 2022.04.15 -
01:06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有什么区别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不同之处在于:1、两者索要财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敲诈勒索罪,其敲诈勒索的对象都是受害人本人,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其掌握的对受害人不利的信息,要挟受害人支付钱财。而绑架罪中,索要财物的方式是绑架受害人,索要财物的对象往往是受害人
2,58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