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缓刑期间被同伙人打了致轻伤, 请问在缓刑期间可以定寻衅滋事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缓刑期间的案子,是个故意伤害案,之所以定寻衅滋事罪,是因为定故意伤害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可以以此作无罪辩护(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追诉时效是5年,04年至今已经过了5年追诉时效;寻衅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是10年,还没过追诉时效,但是,如果当年那个主犯是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理的,您朋友也应该按伤害罪处理,律师可以此作无罪辩护)。 可以委托刑事辩护律师介入,亲友或者其本人因为没有律师的权利,没办法看到案件卷宗证据细节,没办法把辩护理据说清楚。 本律师只承办刑事辩护业务,可以到本律师网站(我是刑辩律师网:点击左侧本律师照片或者图标,可以查询到网站网址)详查联系方式、办公地址、收费标准、辩护技巧、罪名研究等相关内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寻衅滋事可以判处缓刑。如果犯罪份子被判处了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有一些减轻执行的情节,就可以适用于缓刑。根据犯罪份子的悔罪表现以及犯罪情节,认为如果使用了缓刑,也不会导致危害社会了,也适用于缓刑。但是犯罪份子不可以是累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份子。
寻衅滋事导致重伤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要求要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即寻衅滋事致人重伤可能不会判处缓刑。”
-
寻衅滋事轻伤缓刑大吗
寻衅滋事轻伤,是否能判缓刑,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犯罪嫌疑人有寻衅滋事的行为,然后造成受害人轻伤的,应当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缓刑的适用对象,应当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造成轻
2022.04.13 528 -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怎么处罚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的处罚: 1、缓刑期间寻衅滋事的,因其违反了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2、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还应对新犯的本罪作出判决,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与原犯罪数罪并罚。
2020.04.25 144 -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果不遵守规定故意违反法律就会撤销缓刑,避
2020.04.24 194
-
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被判了缓刑,缓刑期间可以申请变更居住地吗
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居住地变更的证明材料(如房产证、购房合同或房屋租赁合同等),司法所将材料上交到县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审批,社区矫正机构将同变更地的司法局社区矫正机构进行衔接,对方同意你到变
2022-07-23 15,340 -
寻衅滋事罪在缓刑期间应如何处罚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
2022-08-31 15,340 -
如果在缓刑期间寻衅滋事怎么办
新的寻衅滋事的行为会正常走司法程序,最后到法院,会撤销先前缓刑的判决,然后将寻衅滋事和先前的罪名数罪并罚,做出一个新的判决,肯定不会再是缓刑了
2022-10-19 15,340 -
缓刑期间犯新罪被收监缓刑期间又犯寻衅滋事怎么处理?
缓刑期间犯新罪被收监,前罪和后罪并罚,判的时间算法是前罪期限加后罪期限,寻衅滋事一般都一两年左右。 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
2022-04-29 15,340
-
00:48
寻衅滋事可以判缓刑吗
被判处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在我国,缓刑的适用条件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并且具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情形。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
2,665 2022.05.11 -
00:54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吗
缓刑人员在缓刑期间可以工作。根据相关法律对缓刑的规定中,没有限制缓刑人员继续工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其他工作、学习可以正常进行。被
16,172 2022.06.21 -
01:02
寻衅滋事罪能缓刑吗
如果犯罪分子因触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对其适用缓刑:1、寻衅滋事的情节较轻,且实施犯罪后有悔罪表现;2、没有进行再次犯罪的危险;3、若对其适用缓刑,不会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
1,09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