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姻起诉书送达程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外诉讼的文书送达,可以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或是通过外交途径送达;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或是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达的诉讼代理人送达;受送达人所在国的法律允许邮寄送达的,可以邮寄送达;不能用上述方式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六个月,即视为送达。
实践中通常是这样的: 1、先电话联系,如果能打通电话,那会让对方确认有效的收件地址,或者由对方提供一个新的地址。如果对方准备委托律师,法官一般会让他的律师带着手续,来找法官取传票和诉讼材料,以后也可以邮寄给他的代理人,代理人的接收视为他本人签收。原被告都可以由代理人来签收。 2、如果遇到被告情绪激动等其他原因,拒不配合法院送达,或者法官联系不上对方的,一般会电话通知原告,让原告提供其他联系方式。 3、再联系不上,就得依法邮寄送达了,那就采用外交途径送达,这个就是要通过两国或地区的外交、司法机关界入,非常麻烦,所以在时间方面,通常单程送达就要七个月左右。等开庭出了结果以后,还要送达裁判文书,再来一个七个月外交送达,加上法官的工作时间,一次诉讼下来就要一年半左右,非常慢。 4、最后一个送达程序,是公告送达,就是说一直不知道国外具体地址,那就在国内公告送达,涉外案件自公告之日起满六个月,视为送达。而且要公告两次,总体时间和外交送达相差不多。
-
涉外离婚怎样送达诉讼书
涉外离婚送达诉讼书方式如下: 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3、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4、
2022.05.13 210 -
涉外离婚诉讼书怎么送达?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对涉外离婚送达诉讼书作了相关规定如下: 一、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
2020.01.02 145 -
涉外婚姻向被告送达诉讼文书有哪些
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3、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受送达人,可以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受送达人所在国的使领馆代为送达; 4、向受送达人委托的有权代其接受送
2020.01.30 203
-
涉外离婚诉讼文书的送达诉讼程序
涉外离婚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有:按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与的国际条约规定的方式送达;通过外交途径送达;委托使领馆代为送达;受送达人委托的诉讼代理人有权代为其接受送达。
2021-11-04 15,340 -
涉外起诉怎么送达离婚起诉书
人民法院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1、依照受送达人所在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方式送达; 2、通过外交途径送达; 3、对具有
2022-09-02 15,340 -
涉外婚姻起诉离婚程序
1.协议离婚。在中国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赡养父母和处理财产等没有争议的,可同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需要注意的是,协议离婚需要夫妻双方亲自办理,不能委托办理。 2.诉
2022-07-21 15,340 -
涉外婚姻起诉离婚的程序
办理离婚程序一览婚姻中的双方,在协商一致、或者(绝大多数)协商不能一致时,在法院办理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育并分割财产的办理方式。 1、夫妻双方对去法院、或是民政部门办理离婚事宜的方式选择;单方或者一方
2022-09-03 15,340
-
01:12
起诉书送达后多长时间可以开庭起诉书送达后多长时间可以开庭,具体如下: 1、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也要分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多月,到四个
3,451 2022.05.11 -
01:10
婚姻起诉离婚的流程夫妻一方要起诉离婚的,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结婚证、小孩出生证明、财产权属证明等证据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法院在正式立案前会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此时夫妻双方达成离婚的合意且对子女抚养权归属和财产分割
1,414 2022.04.17 -
01:19
怎么处理涉外婚姻离婚我国法院在处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首先应当确定该案适用的准据法。根据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如果当事人没有选择,则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
1,5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