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居民医保用途的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门诊抢救医疗费,支付范围和标准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标准执行。 2、起付标准(也就是通常说的门槛费)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样,即三级980元、二级720元,一级540元。 3、就医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就医实行定点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院店合作和二级及其以下医疗机构确定为首诊医疗机构,将部分三级综合和转科医疗机构确定为定点转诊医疗机构,参保居民就医时应首先在定点首诊医疗机构就诊,因病情确需转诊转院治疗的,由定点首诊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方可转入定点转诊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等病情相对稳定后,应转回定点首诊医院。(换句话说就是一但得病必须在指定的社区服务中心医院,或是指定的小医院看病,要这些小医院看不好了,才能由小医院出证明转到大医院看,等病情稍好,立马要转回来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如下: 1、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2、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3、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4、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5、居住权期限届满或者居住权人死亡的,居住权消灭。居住权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
民法中关于居住权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里面对居住权有以下规定: 1、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2、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2021.01.25 300 -
民法典关于居间费的规定有哪些
具体收费由双方约定确定数额。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因费用已作为成本计算在报酬之内,居间人不得再另外请求给付费用。
2021.02.21 1,350
-
新医保卡有哪些用途
职工领取新医保卡后到医院就医可直接刷卡,使用该卡还可以作为一般的银行卡使用,不仅可以存取联的银行账户中现金、转账结算,还可以刷卡消费等。它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具有信息记录
2022-09-02 15,340 -
居民养老保险有哪些详细的相关规定
1、个人名义交纳: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其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且只能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两种; 2、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
2022-05-23 15,340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有哪些规定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险待遇规定如下: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门诊抢救医疗费,支付范围和标准按照云南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
2022-04-08 15,340 -
医保卡主要用途有哪些?
医保卡最主要的用途是门诊看病付钱,可以在定点药店买药(非处方药物),医疗器械、体温计和血压仪等这些辅助检查设备。除此之外,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将社保卡纳入依法可用于证明身份
2023-02-19 15,340
-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7,016 2022.05.11 -
01:20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并未直接指出房产继承这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主要规定了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这两种继承方式。但是关于房产继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据以下主要的法律条文来作出判断: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个人
3,280 2022.04.15 -
01:12
居民医保全国通用吗
居民医保不是全国通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以,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后,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问题,
4,92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