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工地摔了一跤,用人单位应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列第14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具体的工伤待遇有一次性伤残赔偿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津贴等;2、如果单位不承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而劳动者又没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则可以按雇佣关系中人身损害赔偿的要求向单位索赔;具体的索赔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的生活费、精神损失费等,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可行;法律追求事实和真相,但更注重证据和细节,如果证据不足,我们的权益很难很好的得到法律保障;而细节更是关系我们的切身利益。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了解,为了保护你的隐私及合法权益,建议你在我律师主页详细留言或来电咨询,我将为你详细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单位摔伤是算工伤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该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的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和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是收尾性的工作而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了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因工外出期内,因为工作的原因受到伤害或者是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书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在确立劳动关系时起一个月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与其进行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
工人在工地上自己摔跤了怎么办
工人在干活时摔伤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
2020.07.25 232 -
用人单位没给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书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在确立劳动关系时起一个月以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与其进行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
2022.04.15 2,846
-
没有劳动合同工地摔了一跤怎么办
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
2022-04-03 15,340 -
在工地上摔了一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
2022-04-03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工地摔了一下怎么办
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
2022-04-03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 工地摔了怎么办
本案的处理方式有两种,1、如果员工和单位之间有劳动合同,则员工的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即使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其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
2022-04-03 15,340
-
01:01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遇到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用人单位仍旧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7,876 2022.04.17 -
00:52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需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
2,612 2022.04.17 -
01:04
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
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的,如果是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果对这些事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发生分歧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
3,6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