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还不上会不会起诉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信用卡不还款的后果有以下: 1、利息付出会增加; 2、会被银行起诉; 3、影响你在人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现在对中国公民是很重要的,会影响你以后贷款、办理其它银行信用卡之类的; 4、银行会有专人催收的。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信用卡还不上会不会被起诉,由发卡行自行决定:若发卡行通过非诉讼的方式不能将欠款催收回来,会通过诉讼的方式处理;若发卡行认为可以通过非诉讼的方式,如催收等手段将欠款要回来,也可能不起诉处理。发卡行同逾期未还款的信用卡持卡人之间还可达成新的还款协议,达成新的还款协议的,发卡行将不对持卡人提起诉讼,除非持卡人未按还款协议的约定履行债务。
-
信用卡还不上会不会被起诉
欠信用卡还不上的话银行一般是会起诉的,但也是有先决的条件,一般要逾期在三个月以上,还有要达到相应的额度才能直接走诉讼的程序,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金额就可以认定为犯罪。根据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
2022.05.13 187 -
信用卡还不上,会不会被起诉坐牢
信用卡还不上,会被起诉坐牢。如果恶意透支信用卡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信用卡还不上的办法: 1、申请分期还款:持卡人无法一次性还清信用卡欠款时,可以拨打
2022.07.02 277 -
信用卡还不起会不会被起诉
欠信用卡还不上的话银行一般是会起诉的,但也是有先决的条件,一般要逾期在三个月以上,还有要达到相应的额度才能直接走诉讼的程序,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金额就可以认定为犯罪。信用卡透支数额1万元以上,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即可构成信用卡诈
2022.05.21 182
-
我还信用卡还上会不会被起诉
信用卡到期没钱可以还最低还款额,逾期将收取违约金。 每期账单的最低还款额计算方式: 最低还款额=10%信用卡账户所有一般交易+100%账户内所有未结清的分期交易单期金额+100%上期最低还款额未还清部
2022-08-27 15,340 -
信用卡还不上会不会起诉
信用卡还不上会不会起诉,要分情况而定: 一、如果行为人是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就会被起诉; 二、如果只是一般的借款民事纠纷,主观上不是恶意的,则不会坐牢。 信用卡诈骗的处罚标准
2023-03-29 15,340 -
信用卡还不上会起诉吗?
持卡人可以及时的借钱还款或者是与银行协商处理,争取可以分期付款或者是利用延长账单的日期来进行解决;如果协商不好就需要及时的应诉,通过法院的流程来处理双方的债务纠纷。
2023-02-13 15,340 -
信用卡还不上法院起诉会不会判?
同一银行的话是一起起诉的。 1、只要欠了钱,银行都有可能会起诉,这由银行自行决定; 2、如果欠款的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
2023-03-28 15,340
-
01:01
信用卡逾期多久不还会被起诉
信用卡一般逾期三个月会被起诉。信用卡逾期1个月的时候,银行一般会通过短信或者电话等方式,催告欠款人及时还款;逾期时间超过一个月不满三个月的时候,银行会通过内部催收或者外包给第三方的方式,催告欠款人还款;逾期超过三个月的时候,银行会给欠款人寄
13,209 2022.04.15 -
01:26
信用卡逾期还不上会坐牢吗
如果出现信用卡逾期是持卡人在恶意透支的前提之下,认定为犯罪,可能是需要坐牢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一般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前提,超过信用卡规定的限额或者规定期限仍然透支,并且经银行多次催收后仍拒绝不还的行为。 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3,153 2022.04.15 -
01:07
信用卡不还会坐牢吗
信用卡不还,如果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的,则要负刑事责任,就有可能坐牢。 信用卡诈骗罪,以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通过信用卡实施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最严重的信用卡诈骗行为是伪造和冒用两种,其次是恶意透支。 持
13,5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