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合同期内未在30天内通知如何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员工在合同期内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如何解决? 1、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员工没有提前30天,企业不能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追究代通知金,但可以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包括公司聘用、培训这个员工发生的费用以及因为该员工未提前30天提出离职给公司造成的的直接经济损失。所以公司也是完全可以用这一点来约束员工的。另外也可以告诉员工,如果没有交接工作,公司有权追究其新雇主责任的权利。2、至于员工提出离职之后是否一定要30天后才离职这个不一定,因为这30天是公司的权利,公司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所以如果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后,如果公司认为工作可以应付得当,可以要求其随时离职,也可以要求其30天后离职。3、这种离职状况公司需要出具一份《离职证明》说明其是自动离职的,同时保留其写的《辞职信》,合同不需要收回而且也不合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初期,劳动关系双方相互选择的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但若试用期的员工转为正式员工后,需要辞职的,则需要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内劳动者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是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的,只需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即可。 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也是需要提前三日通知劳动者即可。
-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内通知吗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只要提前三天通知即可。如果劳动者过了试用期的,则可以采取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的方式来与其解约。
2020.01.15 177 -
未在中标通知书发出30日内签订合同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30内未签订合同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会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可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成中标人损失的,并应当赔偿损失。 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合同时向招标人提出附加条件
2020.08.09 1,408 -
如何解决员工试用期内无故解除劳动合同?
解决试用期无故解除劳动合同问题的方法: 1.在发布的招聘简章、招聘信息中明确录用条件和标准。 2.对劳动者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 3.建立试用期的绩效评估制度,明确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及考核方法。
2020.10.31 115
-
员工在合同期内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如何解决员工
如果员工在合同期内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如何解决? 1、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员工没有提前30天,企业不能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追究代通知金,但可以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包括公司聘
2022-04-12 15,340 -
员工在合同期内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如何解决合同
如果员工在合同期内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如何解决? 1、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员工没有提前30天,企业不能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追究代通知金,但可以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包括公司聘
2022-04-09 15,340 -
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如何办
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确实未提前30天通知,单位也可以从提出之日起计算30
2022-07-16 15,340 -
企业在合同期内未提前三十天通知员工应如何处理
如果员工在合同期内没有提前30天通知单位,如何解决? 1、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员工没有提前30天,企业不能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追究代通知金,但可以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包括公司聘
2022-04-07 15,340
-
01:13
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如何解决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具体包括了: 1、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双方就纠纷问题重新协商; 2、如果无法协商的话,可以向当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介入; 3、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相关约定,向双方事先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以对方当
934 2022.06.22 -
01:00
公司解散合同未到期如何赔偿公司因为生产经营困难,可以依法申请解散,并妥善解决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
1,178 2022.04.17 -
01:03
公司未给员工签合同如何赔偿对于公司未给员工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问题,首先应当看未签劳动合同是否超过一个月。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如果一个月内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不需要赔偿。一旦公司超过了一个月仍然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依
2,3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