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期间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期间

2022-03-26 16:5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26回复

2008年后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为一年,人事争议的仲裁时效为60日,2008年以前劳动、人事争议的仲裁时效均为60日。您的情况可能已超过仲裁时效了,仍然可以提起仲裁、诉讼,但请求将得不到支持。 您只能和单位协商,要求单位补交或适当折现补偿,看单位是否同意。 您已参加过社保,若单位不同意交,您可以持原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通知自行到当地社保局以个人身份补交养老保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在我国,因劳动关系纠纷产生的诉讼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关系确认争议属于其调整范围,应适用有关仲裁时效的规定,即确定劳动关系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有利于保障民事主体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民事权益。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
    如何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

    我国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但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由此可知确定劳动关系有诉讼时效。

    2020.07.22 165
  •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多久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多久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2020.04.12 239
  •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范围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范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认劳动关系是解除劳动争议的前提条件,而劳动争议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的,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认劳动关系并不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根据

    2021.02.21 153
专业问答更多>>
  •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

    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于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

    2021-11-05 15,340
  •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

    确认劳动关系适用于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1-11-05 15,340
  • 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

    确认劳动关系的争议为劳动争议,适用于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期限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

    2021-11-05 15,340
  • 否确认劳动关系诉讼时效

    仲裁时效为一年,确认劳动关系适用。

    2021-12-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 01:05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中止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这

    2,579 2022.04.15
  • 没劳动合同怎样确定劳动关系 00:46
    没劳动合同怎样确定劳动关系

    没劳动合同的,可以通过其他的文件确定劳动关系。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的,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确定劳动关系,还可以通过用人单位

    2,068 2022.04.17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00:51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287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