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的拖欠我的欠款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拖欠工资的规定如下: 1、单位不得拖欠工资,应当及时按月发放,如拖欠员工的工资报酬,员工向劳动行政保障部门反映情况后,经过调查属实的,相关部门责令单位补发工资并支付赔偿金; 2、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民法典对拖欠农民工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来解决。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协商不成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若无法调解可申请仲裁或者诉讼。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诉讼、仲裁、调解来解决。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起诉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
民法典欠款诉讼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中欠款诉讼期限的规定为: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2022.08.11 220 -
客户拖欠货款的我该怎么办
解决客户拖欠货款的方式是:当事人可以准备欠条和申请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也可以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副本、和欠条等有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12.26 169 -
拖欠欠款怎么办
债务人欠债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对方直接偿还。如果对方拒绝,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法院将判决对方偿还债务。债务人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起诉必须具备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
2022.04.16 975
-
民法典规定客户拖欠货款怎么办?
第一,可以先通过非诉处理,例如致函催要; 第二,收集合同或者有欠条、对账单等相关证据,直接诉讼解决。
2023-06-29 15,340 -
民法典规定客户拖欠货款如何办
第一,可以先通过非诉处理,例如致函催要; 第二,收集合同或者有欠条、对账单等相关证据,直接诉讼解决。
2023-06-29 15,340 -
民法典欠款拖欠时效怎么计算?
欠款的诉讼时效: 1、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3年。 2、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
2022-11-14 15,340 -
民法典拖欠信用社贷款怎么办?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
2022-06-13 15,340
-
01:23
拖欠农民工工资我们应该怎么办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
1,947 2022.05.11 -
01:13
农民工资拖欠怎么办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
1,386 2022.04.17 -
01:11
拖欠农民工资怎么办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
1,721 2022.05.11